小提“梁祝”采用了越剧“梁祝”的音调?
其嗅如兰 中国音乐学繆斯论坛
2009-05-19
人们在介绍何占豪、陈钢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祝英台》(以下称:小提“梁祝”)时,常会说采用了同名越剧的音调素材,但到底采用了哪些音调,是如何采用的?大抵语焉不详。
今天找到了1957年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越剧唱片曲谱》(顾振遐 薜岩音乐整理 中国唱片厂编),这是含对白的越剧“梁祝”简谱本(以下称:越剧“梁祝”)。认真通看了越剧原谱,惊奇地发现,此“梁祝”彼“梁祝”之间远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那样,以为可以找到一段一段完整或片段的相同的曲调。我找了,没有!在当时,创作中采用完整或部分民间音调是很普遍的事,本来“这个”可以有的,但“这个”真没有。呵呵。有意思。当然,我对照乐谱又看了一遍越剧“梁祝”的演出视频,才发现这个1957年的越剧“梁祝”简谱本并不完整,省去了一些乐队过门。比如,越剧“梁祝”演出视频中“草桥结拜”后有一段乐队音调,与小提“梁祝”引子中乐队部分曲调较为接近。但这个简谱本中没有这一段。我还不能确定,这一段到底是被越剧“梁祝”简谱本省略掉了呢?还是现在越剧“梁祝”乐队音调也有可能来自小提“梁祝”呢?望知情者知之。
我对照着越剧“梁祝”与小提“梁祝”,好象找到了“楼台会”之间的关联。现将越剧“梁祝”合唱的楼台会与与小提“梁祝”的楼台会乐谱分别剪切如下:
越剧“梁祝”的楼台会:
以下是小提“梁祝”的楼台会,因总谱第一句是分页的,剪切后看起来很麻烦,这里只好就选用孙继南主编的中外名曲欣赏书中不完整的谱例了:
有兴趣的网友可以找到完整的谱子进行比较一下,会发现这两者之间是貌乎神离,不是一回事,并不存在“采用”关系,即便是头一句合唱与小提琴有相似的音调,也不好说是“采用”。何占豪、陈钢《梁山伯与祝英台》不只是“楼台会”著名的二重奏并没有直接采用同名越剧中的“楼台会”的合唱的音调,其它主要主题音调几乎找不到与越剧“梁祝”可以相对应的部分。关于这一点,尚有待进一步从其它版本的越剧“梁祝”去证实,望网友赐教。不论怎样,小提“梁祝”之魅力之源来自作曲家的创作,而不是越剧本身。
中国作曲家的作品有相当一部分是完整或部分采用民间音调的。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创作,与民歌的关系并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关联。作曲家并没有直接采用民歌,也不是对原民歌音调进行音符上的调整改编,而是在吃透民歌的基础上的一种自由发挥。其音调与原民歌或许可以找到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这种联系决不是简单直接的“采用”关系,不是编曲或改编,而是作曲。被说成“采用”民歌实为作曲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张鲁在《白毛女》中创作的《北风吹》与河北民歌《小白菜》,刘明源创作的《喜洋洋》中段舒阔的音调与山西民歌《碾糕面》、王西麟《火把节的之夜》中的所谓云南音调,等等。可以肯定地说,创作与民歌之间远不只是采用关系,真正“作曲”意义上的创作是需要格外的才能的,需要有“守法至严出其法度自纵”的境界。民歌一经创作,就已脱胎换骨,有着很高的艺术性和创作性。硬扯上“采用”的关系,不只是学理上的牵强,也是观念上的偏差,这样会导致编曲与作曲混为一谈,极不利于张显有才能的作曲家的独创性。
这个问题在中国,还不只是创作观念的问题,也是个政治态度的问题。受一定时代的影响,包括作曲家本人在内,谈到创作,人们往往热衷于谈论某个音调出自或采用了哪首民歌,唯有这样,才能确保创作中“民族化”政治训导的正当性。曾见过一本上世纪50年代的《白毛女》简谱本,书后就附有创作者的创作说明以及原民歌的对照。仔细对照品味,发现两者差异很大。这种创作观念问题,很值得我们思考。我们既不应该把编曲说成作曲,虚报了创作,也不能把作曲说成编曲,贬低了创作。
正值小提“梁祝”五十年之际,就从“梁祝”开始吧。工作还可以做得更细一些,不要先入主为,认真分析比对,拿出有说服力的证据来。也许这样的话题可以帮助我们重新认识我们作曲家及其创作。
我相信,真正的创作应归功于作曲家。作曲的成功,一定是作曲家的成功,而不是民歌的成功。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欢迎批评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