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 | 纪念专辑 | 许如辉研究 | 大同乐会 | 民族器乐 | 流行歌曲 | 电影戏剧 | 戏曲音乐 | 作品年谱 | 学人学界 | 文霞专栏 | 著作权 | 许如辉戏曲音乐冤案 | 作品赏析 |交流论坛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十年“教授变叫兽”?回头再看方舟子的打假
10/6/2009 点击数:1176

十年“教授变叫兽”?回头再看方舟子的打假

(陶世龙)

求索天地间


   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照我看,当前最需要解决的,是对待改革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思想问题。希望在这新旧体制转换的混乱之际,学校还能保持道德学术的圣洁,成为一块不被污染的、能培育出中国的脊梁的净土。

   从体制来看,我以为,在于应使学校真正成为一个教育机构,高等学校更应是一个独立自主的最高学府,这一点如果不能做到,别的改革就失去了基础。(五柳村编者言论/我对教育问题的几点思考(摘自1988-89冬春之交我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促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联盟委员会钱三强先生主持的关于教育的座谈会上的发言,原载该委员会简报第22期(1989年2月11日印行)---陶世龙)

十年“教授变叫兽”?回头再看方舟子的打假

   青年报生活周刊介绍方舟子打假十年,称:

   “2000年起,方舟子盯上了‘学术造假’,以‘十年磨一剑’的耐心,坚韧地敲打着中国学术腐败的神经。”

   “现在看来,方舟子的‘预感’很准:被遮掩许久之后,‘学术造假’曝光事件层出不穷:2004年北大教授王铭铭被曝剽窃,2006年清华大学教授肖鹰指责云南大学教授王卫东剽窃自己的论文,2007年复旦大学公布了3起剽窃事件。

   今年,学术造假更有‘井喷”之势:辽宁大学教授剽窃、浙江大学教授剽窃、西南交大副校长造假……闹得更大的则是‘中国最年轻市长’周森锋大学期间涉嫌抄袭,……”

   其实今年还有很重要的几件也值得点出:

   广州中医药大学两教授举报校长博士论文抄袭;

   西安交大6教授举报长江学者造假,三举报者反成被告,争论太专业 法官犯了难;

   武汉理工大学校长论文抄袭到国外;

   中央音乐学院博导“潜规则”女生 。

   方舟子对记者说,打假的效果比预期的要好,这是就他的活动使学术造假得到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而言。十年来,中国学术领域中的腐败,并没有得到遏止,而且愈演愈烈,今年甚至呈“井喷”的态势。

   近日凤凰卫视“铿锵三人行”推出《教授变“叫兽”斯文何在》( 2009年08月24日 09:45 凤凰网专稿)其中有这样一些对话:

   窦文涛:都在感叹中国大学校园叫斯文不再,你知道现在网上管你们教授都叫禽兽的兽,叫唤的叫,禽兽的兽,都这么叫。

   许子东:会叫的野兽。

   窦文涛:会叫的野兽。

   许子东:原来是同情教授穷,说越教越瘦,现在变成会叫的野兽。

   窦文涛:这些年我们讲过多少次学术腐败,论文抄袭,太多的这方面的事情。

   郑培凯:我给你讲,这里头其实有一个最主要的发展是大学太多,大学生太多,教授太多。你想想看,“五四”以来,中国开始有新的高等教育制度的时候,有几个大学?没几个大学,有多少大学教授?没多少大学教授。有多少大学生?没多少大学生。有没有博士?没博士,是吧。

   也许有点刻薄,或片面。但今天在高校抄袭论文已经跟喝水般正常 ,校长抄袭才会受到注意;中国官员“博士爆炸”的权学交易已司空见惯,七旬博导“潜规则”女生,才成为惊世的新闻;而司法有意无意掩盖或者掩护了学术造假,还有“皮包学校”竟贴上75名院士标签,难怪窦文涛他们不指指点点。

   十年来内地高等教育事业的规模发展很大,不能说没有成绩。今天步入清华、北大,林立的大楼与熙熙攘攘的人群,使我目不暇接,而有曾日月之几何而校园不可复识之感。但也不能不承认,大楼固然多了,大师却似乎少了;物质是空前丰富了,精神却似乎空虚了。学术腐败成风 空谈教育兴国(太阳报),似乎没多少人能理直气壮地否认。舆论一再发出了学术腐败须刮骨疗伤(深圳商报)这类不能再让腐败在学术领域内蔓延下去的声音。

   网友suiluowen在五柳村转发的《青年报生活周刊介绍方舟子打假十年》之后留言说:“我相信:如果全国民众知道了方舟子工作的意义,那他们都是会支持方舟子的!”

   是的,回顾方舟子的学术打假,开始时尚能得到一片喝彩声*,但随后就不断遭到一些人的谩骂攻击,直至被多次告上法庭,甚至有他们胜诉的。(*在青年报的网站中便仍保留有一条记载:“2000年10月23日(周一)晚19:00时,北京大学邀请网上大侠方舟子先生讲演,题目是“因特网对中国的影响:兼谈《新语丝》网站与科学文化传播”。(青年报新闻中心:方舟子将在北京大学讲演)称之为“侠”,而且是“大侠”,就表示着对他打假的肯定,甚至有点夸张。)“方舟子成了过街鼠,西译院(西安翻译学院)成了香饽饽”(西译新闻网>> 方舟子批判2007-11-7),“网上早有人称“新语丝网站”为“信誉死亡站”了”(学术打假起争议,“反腐英雄”遭质疑,科学时报2003-07-11,据北大科学传播中心网站)。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当然这不过是那些人自己的一相情愿。实际上方舟子的打假一直得到广泛的支持,大量揭发学术腐败的投诉不断在新语丝发出,就是最有力的证明。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认识到方舟子打假的积极意义。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要将早先那些反对方舟子打假的言论,拿来和今天学术腐败严重存在的现实一比,是非立判,泾渭分明。从某种意义来说,如何对待方舟子的打假,实已成为反对学术腐败和维护学术腐败,甚至是反腐败和维护腐败两种力量较量的风向标。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中国人能容忍腐败继续下去吗?

   下面即将反对方舟子打假的诸种说法,就我所见,罗列出来,以供研究。

   (一)中国不存在学术腐败 

    “学术腐败”不存在 情绪岂能当法律,这是一个化名为[直言了]的人说的,(2003年2月09日01:01)随即遭到邵道生的反驳:何谓“学术腐败”?稍有一点社会常识的人都知道,是掌有学术权力的人的腐败,再说得细一点,是学术圏里的权力者利用自己手中的公权谋取自己私利的腐败。“学术“当然是“科学系统的知识”,而“科学系统的知识”本身当然是不会腐败的,这还用得上你说。然而,这能得出 “掌握学术的权力者不会腐败”的结论吗?当然不能。看看当今的国情,“学术权力者的腐败”和“学术圏內的腐败”大有“后来居上”的态势,其表现的特点、发展趋势越来越显示出“中国特色”来,若是不将它“扼杀”于它的“蒸蒸日上的发展趋势”中,中国的学术(无论是社会科学界或是自然科学界)将会有不堪设想的后果。所以,我认为当务之急,根本不是为学术腐败“正名”的问题,而是怎样去研究、怎样去治理当今学术腐败的问题。(“学术腐败”怎能不存在?! [2003年02月12日09:00])

   网友琢石说:学术腐败不容掩盖,不必掩盖,也掩盖不了。用“学术界的不端行为或不良行为”的美妙画笔不可能把学术腐败的丑恶嘴脸描绘得美妙起来。值得注意的是,不要越描越黑呀!(学术界腐败:个性与共性,少数与多数,2003年2月10日00:21人民网 >> 观点 >> 网友说话)

   敢于直截了当说出中国没有学术腐败的人,毕竟不多,但内心否认存在学术腐败的人不见得少。邵道生先生的话,也是针对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下属的科技工作者道德与权益工作委员会发出的呼吁*而说的,该委员会要给这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腐败正名,“按国际通行的说法,改称为学术界的不端行为或不良行为”。(*我曾针对这个呼吁写出《请教中国科协科技工作者道德与权益工作委员会 ----文字的功用是有限的》 ,2003年1月29日)其实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教育部的言行,黄安年先生曾就此研究,指出:

   读了教育部2006年第12次新闻发布会(2006年05月25日)文字实录稿,人们清楚教育部高层界定了学风不正、学风不端、学风腐败三者是不同层次问题的用词,而绝不是一个意思的不同用词表述。这种界定可以解释为何在5月10日教育部发布的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意见文件中不提学术腐败,这就是说,教育部并不认同教育战线存在着学术腐败现象,因而只是采用学术不端的用词。(科技部锋芒明确指向学术腐败, 教育部文件为何不提学术腐败)

   联系到教育部领导对揭露出来的高校的学术腐败,特别是校长抄袭事件,一直缺乏明朗的态度。不能不使人担心,他们的内心还在认为中国不存在学术腐败吗?

   (二)腐败反不了 反不得

   理由之一:反对学术腐败毁坏中国的科学技术 损害科学家

   “方舟子不知道有多少科学家用毕生、呕心沥血来完成的科学研究,而方舟子出于无知和蛮横的一句话,也许就使别人已有的一切努力毁于一旦。论文发表、基金申请已无望。弄不好,职称、工资全泡汤。他们能不抑郁吗?”(宋正海:学术界“打棍子”歪风何时了(茶香居特约稿)(2006-12-05 08:54:55)

   “中国科技为啥没有美国那么发达?一个因素,就是吹捧宣传文革打砸抢那类所谓‘打假’,把一个靠造谣诽谤过日子的海外留学生吹捧为国内的‘打假英雄’;办事情没有法制意识、没有严格的法律过程,这就破坏了科研学术自由、破坏了科研学术特别需要的社会安全的环境。在一个没有法制和不安全的环境里,想要有学术自由和想要科研学术发达?那是做梦。”(科研学术应该严禁方舟子的“打砸抢”,(直言了,April 21, 2004 22:49:47:虹桥科教论坛。)在这个论坛上还有一帖称:“新华社,中央台捧一个以美国利益为核心,花样翻新反华的小丑,值得玩味。说明中国被美国渗透到了何种地步”(April 11, 2004 12:43:50:)

   理由之二:学术有特殊性 个人不应打学术之假

   “与其他领域中的打假不同,学术研究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要求对学术打假,要有一种体制的保障,而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

   也许会有人争辩说,恰恰由于现有的体制的不完善,或者学术界由于种种原因而打假不利,造成“假货”泛滥,因而个人的学术打假有其必要性,值得鼓励。但这种看法的背后,其实是一种不正确的、缺乏法治意识的观念在起作用。比如说,某个公安部门存在问题,对小偷治理不力,那么,是否就可以由非警务人员随意认定某人是小偷并施以私刑呢?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是在某次抓到了真正的小偷,也仍然不能说是合理的作法,因为在缺乏一种体制的监督的情况下,非专业、非体制的行为无法避免抓错的可能,更不用说只有在体制化的机制中,才可能真正做到“无罪推定”。在长期传统观念的惯性中,人们往往在义愤中,会自觉不自觉地陷入那种“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漏过一个”的思维习惯,而这种思维习惯,却是绝对地与保障人们权利的法治观念相悖的。

   因此,我们可以说,在学术问题上,个人的打假活动是不值得提倡的,也不应对之盲目认可的。”(以上引文均见于学术打假与法治观念 作者:刘兵 据北大科学传播中心网站文本 2004年04月16日 原载《啄木鸟》,2004年第3期)

   设想一下:我想“学雷锋”,明天就买身行头,往北京长安街一站,指挥交通、缉拿罪犯等,这行吗?而在学术领域,为什么人们就一定程度上认可了“活雷锋”及其过激举措?(私刑与“学术打假”:从《黄牛惨案》说起,刘华杰(2006年6月)*

   连与学术无关,更与科普风马牛不相及的金娣存款案,也拉来放在科学时报的“科普”栏中,让刘兵先生借以反对个人学术打假。(“打假”被诉侵犯名誉(2004-04-30 10:54:54)不幸的是,事与他们的愿违,结果是被指炮制"金娣存款"骗局北大教授告方舟子败诉(中国经济网)。网友赞叹:北大教授颜某等六人是搞历史研究的!居然败在一个自然科学学者手下!方舟子打败学术造假的北大教授(roomx的博客)。

   *他们这些指责是没有根据的,有那位百姓中的打假者能起到拥有公权力的作用?更有趣的是,将打假者比喻为警察,恰恰是他们科学文化人首先提出的:“在学术腐败愈演愈烈的今天,我们是迫切需要‘学术警察’的,而‘学术警察’偏偏又极为缺乏。那么,方舟子在大洋彼岸为此间充任“学术警察”,就客观效果来说,简直就是在义务劳动,就是在学雷锋,有什么不好呢?”(《潰瘍——直面中國學術腐敗》序,2001年5月 江晓原)当然, 他们可以改变自己的观点,前后自相矛盾,但他们明明清楚这里的“警察”是虚拟的,却要拿来大做文章,用以反对个人的学术打假,就实在难以使人信服了。

   理由之三:学术打假也是政治反腐,一直反下去就会导致民心涣散和道德失衡

   “方舟子在名义上是在进行学术打假。但是,众所周知,中国是具有深厚官本位文化传统的国家,学术腐败从来是政治腐败的副产品,所以,方舟子的所谓学术打假,归根结底也就是政治反腐,其矛头之所向,最终还是中国的政治体制。”

   “事实上,他所采取的打假方式,大抵也与文革造反派同出一辙——大鸣、大放、大字报、大批判、大辩论,大民主,只不过将那一套搬到网上,将舞台扩展到了国外。甚至连辩论的手段与口吻——诸如口含天宪,武断专横,上纲上线、抓辫子,扣帽子,打棍子、全盘否定、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等等,也皆与当年的造反派肖似。”

   “一味地揭露和惩治,就像单凭开刀不但治不好癌症,反而可能刺激癌细胞的扩散一样,往往会导致民心涣散和道德失衡。”(以上引文均见于野鹤:令人生疑的反腐英雄——关于方舟子现象的反思与断想(一)(学术批评网(www.acriticism.com)转发 2006年1月22日 来源:探索与争鸣 )

   这个野鹤说的倒是很干脆,但究竟是反腐败还是不反腐败才会使民心涣散和道德失衡?不仅大家自可判断,而且学术打假的遭遇,已经并正在继续作出回答。

   (陶世龙,2009年8月25日。)

 
rolex watches, replica watches, rolex, Omega Watches , Cartier Watches, Breitling Watches, Chanel Watches
rolex watches, replica watches, rolex, fake watch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