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歌名典》
(许如辉条目)
(早年许如辉)
(《上海老歌名典》, 上海辞海出版社)
许如辉(1910--1987),作曲家。1910年7月10日,出生于浙江嵊县。幼年家境贫困,仅念过3年私塾,即到浙江余姚学徒。之后,其舅父将许如辉带到上海工作。(纪念网:注1)
1925年,许如辉15岁时,加入上海大同乐会为会员。此时他师从郑觐文学习吹奏民族乐器。由于他聪颖苦学,不久便任大同乐队司鼓,兼吹奏笛及埙(埙又称壎,为古吹奏乐器)。不久,许如辉进入上海明星影片公司担任作曲,谱写了不少电影歌曲,他的《卖油条》、《永别了,我的弟弟》等歌曲都很流行。
20世纪50年代后,许如辉进入上海沪剧界,从事编剧及作曲工作,其中如《少奶奶的扇子》即为他的代表作。1986年,许如辉创作沪剧剧本《二月》,完稿后于次年因病去世。
(许如辉歌曲《卖油条》与《女权》)
1、《卖油条》(许如辉词曲,江曼莉主唱)
作曲家许如辉曾经为明星影片公司的好几部影片作曲,《卖油条》是他的代表作,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艰难生活:“爹娘年已老,儿女年犹小”,“今天油条卖不掉,一家老小活不了”。此歌由江曼莉演唱,和20世纪40年代严折西的 《卖油条》可以称为“姐妹篇”。图为收录此歌的电影歌曲集封面:
(收有《卖油条》的30年代歌本封面)
2、《女权》(许如辉词曲,胡蝶主唱)
《女权》一歌,为同名影片《女权》的主题歌。该片是洪深根据其原作剧本《爱情的逃亡者》改编而成,张石川导演,由当时有“影后”之誉的胡蝶主演。影片叙述了大学生宋嘉玉离开富裕家庭,走向社会,当过职员、教师、女工,尝遍人生五味,经过五年的奋斗后结了婚,仍感落寞,于是又第二次离家出走的故事。该片反映了旧时代知识女性的彷徨与追求,发人深思。《女权》一歌,紧抓女性追求女权解放而斗争的主题:“弃离那温柔乐园”,隐隐地启示观众,单靠个人奋斗去争取女权是困难的。图为胡蝶:
(胡 蝶)
3、《永别了我的弟弟》(许如辉词曲,江曼莉主唱)
《永别了我的弟弟》是作曲家许如辉的代表作。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有感而发,简明朴素的语言表达出真挚的手足之情。1935年1月23日,著名歌星江曼莉曾在上海金城大戏院(今黄浦剧场)客串演唱此歌,此后又由她灌成了唱片(纪念网:注2)。 图为《永别了我的弟弟》的唱片歌谱封面:
(《永别了我的弟弟》30年代歌本封面)
(《上海老歌名典》,陈钢、赵士荟、王渭山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2年4月,第31到35页)
……………………………………
注:
1、书中“许如晖”系许如辉之误。(《上海老歌名典》2005年简装本已改正)
2、《永别了我的弟弟》,许如辉作于1929年前。 1933年11月3日, 由“丽歌”( “百代”唱片子公司 ) 灌成唱片,江曼莉主唱。
3、歌曲《永别了我的弟弟》原声唱片地址:点击——》《永別了我的弟弟》 (http://www.xuruhui.com/shipin.asp?ClassID=1&ID=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