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配乐先驱
许如辉:烧掉的和烧不掉的
本报记者 张伟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10-28)
|
许如辉(1910~1987),浙江嵊县人,作曲家,中国最早的电影配乐作者之一
时代并没留下关于许如辉的太多记忆,尽管当年,许多人都能哼几首他谱写的曲子。
许多曲子是通过电影传播的。那是上世纪30年代的电影,在进入中国几十年以后,人们逐渐无法忍受没有任何声响的画面,于是,一股为电影配乐的风潮涌起。在报纸上最常为人提到的电影配乐师之一,就是许如辉。
翻看一份由后人整理的许如辉配乐列单,可以找到诸如《香草美人》、《桃李争艳》以及《劫后桃花》、《董小宛》等许多部代表当时中国水平的电影名字。随着这些电影的流行,这位“倾向于写爱情”的作曲家,也一同被人们熟知。
当时,这个刚刚二十出头的小伙子,成为国内最大的电影公司明星公司音乐科的最早成员。而这个音乐科的设立,也成为中国电影音乐起步的见证。当时,音乐科的其他成员还有贺绿汀、张昊和“声乐专家”王春芳。明星公司的杂志曾有“常常有一重音乐的声音悠悠地送进了门口”这样的描述。
没过几年,中国观众对电影的要求就已经是“无乐不欢”了。而许如辉的音乐,后来经过胡蝶等一批电影明星和歌星的口,唱遍全国。尽管曾有人批评他投向商业创作是为“稻粱谋”,但这些作品却铭刻在很多人记忆中。几年前,仍有高龄的老妇给许如辉的女儿写信,回忆起歌唱许如辉作品的往事。
与这种私人记忆相对的,是许如辉本人的历史形象,一直模糊。几乎没多少人记得,在上世纪30年代前后轰动一时的“大同乐会”演出中,刚满20岁的许如辉曾是其中既通古筝,又擅长打击乐的乐手;也很少有人知道,国共重庆谈判结束后,蒋介石设宴送别毛泽东,在场用古筝独奏《十面埋伏》的,正是这位颇受蒋氏欣赏的音乐家。
这个自小鼻子不通、一度五音不全的贫家子,后来掌握了近百种民族乐器,这使他创作的电影音乐,有着浓浓的民族气氛,并为当时西洋音乐流行的上海增添了不同的声音。但人们寥寥的回忆文章里,对他的印象只有“一口纯正的上海话”。
除了为中国电影谱写音乐,许如辉还创作了许多流行歌曲,并为戏剧配乐。他担任《大公报》音乐版面的编辑,撰写文章谈论中国古典乐器。他的作品,既有浪漫的爱情歌曲,也有悲苦的《卖油条》和《永别了,弟弟》等,同时也成为中国现代流行歌曲最早的一批代表作品。
他的创作并没有随后来的战火而停止。相反,他受抗战鼓舞而编曲的音乐剧《木兰从军》,在重庆公演,据称33场全部爆满。
1950年后,他的创作全面转向戏曲配乐,之前的作品再也无人提及。当时的同事回忆,他为人低调,很少提起从前的事情,许多认识他的人甚至不知道这位胖胖的先生也曾熟悉乐器。有一次,有个同事弄不清楚某种乐器的原理,他站在旁边,就随手接过来,指点一二,让周围的人惊讶不已。
尽管他直到1987年才去世,但最后的30年里,已经很少有人知道由他谱写的作品背后作者的名字。兴致高的时候,他自己也曾向女儿回忆起,从前社会上公认写流行歌曲有名的,一个是黎锦晖,另一个是许如辉,“市民是把我们的名字放在一起称呼的”。他似乎并没有意识到,他和黎锦晖,作为当时流行音乐创作的代表人物,已经一同被历史忽视。
据许如辉的女儿回忆,1966年,“上海社会已经风声鹤唳”,“父亲那时已被隔离审查,关在上海江湾五角场附近的育鹰小学内,我们全家惶惶不可终日”。为了避免他的作品给他带来更多磨难,她和家人在一个深夜,把父亲的手稿和资料点上火烧掉。这一切,当时许如辉浑然无知。
而在一次纪念许如辉的研讨会上,一名文化批评家则回忆起,就在同一个时期,他每天都要跑到一个朋友家里,拉紧窗帘,打开唱片机,偷偷地听,其中许多都是许如辉的作品。
(原载《中国青年报》,冰点人物,2009-10-28)
………………………………
[相关阅读]:
。【许如辉荒唐官司搜索大全】
。上海的耻辱,司法的无知——就许如辉案,致上海高院应勇院长的一封信
。 陈钢: 海派文化的悲叹与许如辉的“败诉”
。蒋星煜: “水辉作曲”,其劳动成果不容剥夺
。 【许如辉南薇新华民乐队金色大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