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 | 纪念专辑 | 许如辉研究 | 大同乐会 | 民族器乐 | 流行歌曲 | 电影戏剧 | 戏曲音乐 | 作品年谱 | 学人学界 | 文霞专栏 | 著作权 | 许如辉戏曲音乐冤案 | 作品赏析 |交流论坛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许文霞:许如辉与名曲《永别了我的弟弟》
10/15/2007 点击数:4337

                                                          许文霞

 (原载《上海滩》2003年第3期, 2004年7月修改)

                                               

     我的父亲许如辉,是名曲《永别了我的弟弟》的词曲家。《永别了我的弟弟》这首歌,是中国最早的流行歌曲之一,它诞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末,距今已有七十余年历史了。

    《永别了我的弟弟》词意纯朴,感情真挚,深刻揭示了当年社会底层人物的艰辛和悲伤; 又因旋律优美,曲调动听,韵节重复,朗朗上口,民众便于学唱,该歌很快就流行于市,人们至今无法忘怀。一九四九年后, 《永别了我的弟弟》在国内被视为 “靡靡之音 ” 而封存了五十年. 我父亲也一直被归入无以名状的 “ 黄色音乐家 ”行列, 夹着尾巴做人, 直至含冤而逝, 从来就不存奢望此歌会有“ 翻身”的一天. 孰知世事难料, 近年有人在《中国各时期的唱片事业》一文中,重提《永别了我的弟弟》,直认是三十年代江曼莉演唱的优秀名曲. 上海图书馆和一些懷旧唱片网站,也开始出现有关此歌的介绍文字, 还可在网上订购相关音响产品. 被打入深海的《永别了我的弟弟》正慢慢浮出水面,应了“ 经典作品是不会永久遭致人为打压,而被埋没”的规律. 父亲地下有知,当含笑九泉.

     我父亲许如辉这个名字,当代人兴许感到陌生。但在上海,在上海戏曲界, 提起“水辉”和他的戏曲音乐作品,学者和市民一定印象深刻。譬如筱爱琴主演的《白毛女》,杨飞飞,赵春芳主演的沪剧《为奴隶的母亲》,《家》,《陈化成》,《龙风花烛》,《妓女泪》,《王魁负桂英》,《两代人》,《白鹭》等剧的音乐,都出之父亲手笔。我父亲还是一位剧作家,生前创作过不少剧本。记得一九五六年夏季,座落在繁华的上海西藏路上,有一家国泰大戏院,曾经公演过一出沪剧《少奶奶的扇子》。该剧由雍容华贵的凌爱珍,以及青年演员袁滨忠,韩玉敏主演,当年轰动剧坛,而后历演不衰。这出已被誉为沪剧中期传统剧目,至今仍在上海舞台上反复上演的戏, 正是我父亲编剧的,当时用的笔名是白沙。

     其实,早在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的上海,父亲已是中国流行歌曲,有声电影的著名作曲家了,除了《永别了,我的弟弟》外,他还谱写过《卖油条》,《搁楼上的小姐》,《缝穷婆》,《下琼楼》,《女权》,《劫后桃花》,《月夜小曲》,《村姑乐》,《兄弟行》等一大批名曲。这些流行,电影歌曲,风靡社会,名噪一时,既点缀了昔日上海都市的繁华, 也编织了上海海派音乐的辉煌。现在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应该还记得这些歌。就以《永别了我的弟弟》来说,三十年代一度作为校歌,在中小学里列为必唱之歌。

     为收集父亲的音乐作品,二零零二年五月,我从加拿大启程,前往香港,拜见了一代歌星龚秋霞. 这场温馨的会晤,就设在九龙道秋霞女士的家里。原香港长城影片公司的冯琳女士也在座。冯琳的哥哥,是拍摄过《釵头凤》(许如辉作曲),《十步芳草》(许如辉作曲),《南征北战》,《羊城暗哨》,《桃花扇》等影片的著名电影演员冯喆。

     中国早期流行歌曲,是随着俭德,梅花,子夜, 寒声,益智, 艺化等歌舞社,播音团的掘起,而蓬渤兴旺起来的。龚秋霞女士是当年梅花歌舞团的台柱,演唱过我父亲作的不少歌曲。美国水晶先生著的<<流行歌曲沧桑记>>中, 读到龚秋霞很小就唱我父亲作曲的<<卖油条>>了, 引起极大兴趣, 渴望能获得那个离我们久远年代更多的往事.当我问秋霞女士:“ 您是否唱过《卖油条》?” 她连声回答:“ 记得,记得!”。十分遗憾的是,因年事已高,那个时代的多数往事,秋霞女士已想不起来了。而她的先生胡心灵,三十年代后期曾供职明星影片公司, 满腹流行歌曲经纬, 可惜没有见到, 数年前已病逝台湾.

     那天,秋霞的女儿熏珠,拿出一本制作精美,图文并茂的彩色书籍:《时代曲的流光岁月》,由大家传看。该书是香港资深音乐人黄奇智先生编著的,记叙了始于二十年代的中国流行音乐发展沿革。我绕有兴趣地翻开内页,发现一张《永别了我的弟弟》早年歌本的封面,赫然其中。咖啡色调的衬底上,紧随“当代名歌选”几个字之后,是一列粗体黑字:“永别了,我的弟弟”;歌本的画面上,一位著一袭戞地长裙的歌手,正在吟唱;旁边站着一位翘首盼望的小弟弟。这幅图影,形象生动地诠释了《永别了我的弟弟》歌曲的全部含意。这是我平生第一次看到与《永别了我的弟弟》相关联的资料,心情激动异常。

     五十年代初期,许多上海人南下香港,带去了大量经典老歌歌本,以及载存这些歌曲的七十八转老唱片。我始明白:老歌其实不老,弹丸之地的香港,有为数不少的市民,怀念上海老歌,喜欢国语歌曲,其中不少是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在香港,单是流行歌曲唱片收藏家,就有好几位,手中握有不少稀世珍品。而且,他们的收藏视野,往往瞄准中国流行歌曲的发源地上海, 其中有一位唐剑鸿先生,只有四十来岁,收藏历史已有几十年。通过香港电影资料馆的牵线,我见到了唐先生。唐先生如数家珍般地道出当年作曲家和他们的歌曲, 他对中国流行歌曲发展踪迹的把握,显然是一位行家里手。多亏唐先生这样的海外收藏家,小心翼翼地保存了国粹,保存了珍贵的音乐文物.须知,他们不惜代价收集经典老歌之时,正是创作了这些经典老歌而留在国内的作曲家们, 忍受鞭笞羞辱,身处性命堪忧的非常时期, 曲谱手稿,唱片录音,如弃敝屣,被大举摧毁.

     唐先生对我说:“你爸爸作的《永别了我的弟弟》歌本和唱片,我手中曾有好几张。 一首歌曲能流传下来,是不简单的。曲调不好听的歌曲,不会流传下来。我很喜欢《永别了我的弟弟》》和《下琼楼》,旋律很好听,调子很西洋,但又是中国风味的。” 唐先生还告诉我:“《永别了我的弟弟》的曲子,到了四十年代(我父亲那时在大后方重庆),在上海被人重新填词了,歌名是《千里思故乡》,署名唐棣。” 近年另有唱片收藏家对比研究后发现:四十年代还有一位梁萍,他的歌曲<<千里盼知音>>, 曲调与《永别了我的弟弟》完全一样.看来, 不尊重作曲家权益的事例,四十年代就有了.难怪不少学者纳闷着: 三十年代的流行歌曲后来怎么不再唱了,没有流行 ? 因为不少作曲家与我父亲一样, 抗战爆发后去了重庆, 香港,武汉,桂林等地,他们在上海创作的流行歌曲,经别人重新填词,” 改名换姓 “,以新歌的名义被替代了.

     如同任光的《彩云追月》曾被改编成广东乐曲的情况一样,从唐先生处获悉:许如辉的《永别了我的弟弟》,也被改编成广东乐曲,一度在香港流行过. 我告诉唐先生:“我从来也没有听过父亲的流行歌曲。” 唐先生满脸诧异,觉得很不可思议。他连忙从电脑硬盘里,选择了《永别了我的弟弟》让我欣赏。我摒息伫立,听到父亲作的忧伤,悦耳的慢板旋律声,从扬声器里流泻出来;紧随音乐过门,江曼莉女士用平实,伤感,甜润的歌喉,唱开了这支歌。。。。

          《永别了我的弟弟》

            我亲爱的小弟弟

            天真烂漫,活泼美丽

            那时侯,你小小的年纪

            不会胡闹,不会淘气

            一天到晚笑迷迷

            爸爸妈妈都很喜欢

            谁知他 睡在摇篮里,一病不起

            害得妈妈心里慌,爸爸着急

            姊姊去赎药

            哥哥去请医

            弟弟妹妹伺侯他

            一天到晚没有安息

            谁知道,雄鸡啼

            永别了,我的弟弟

                 ......

            我亲爱的小弟弟

            娇小玲珑,聪敏伶俐

            这时侯,你小小的年纪

            爹娘抛弃,人间别离

            从今我你各东西

            小小弟弟谁不痛惜

            谁知你睡在摇篮里,永不再起

            爸爸妈妈痛心头,哀号哭啼

            哥哥也伤心

            弟弟也悲泣

            姊姊妹妹更痛怀

            整天流泪没有停息

            可怜哪,雄鸡啼

            永别了,我的弟弟

     听罢《永别了我的弟弟》,甚感这支歌曲名不虚传,果然优美动听。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听父亲所制流行歌曲,不由感慨万系,泪如泉涌。那天,我还欣赏了父亲作曲的《雁儿太可怜》(夏佩珍主唱),《凯旋歌》(电影《梦里乾坤》插曲,谈瑛,谢添等主唱),《美丽小家庭》(电影《梦里乾坤》插曲,谈瑛,孙敏合唱),《桃花之歌》(电影《金钢钻》插曲,顾兰君,顾梅君演唱),《下琼楼》(电影《翡翠马》插曲,顾兰君主唱)。这些流行歌曲,或委婉悠扬,或慷慨激越,每曲都是那么赏心悦耳。譬如《凯旋歌》,是一支进行曲速度的歌曲,听来十分雄壮昂扬,铿镪有力。而《桃花之歌》,则是一段欢快酣畅的歌舞插曲, 是电影《金钢钻》(徐欣夫编导)的戏中戏(歌舞游艺大会)里, 顾兰君和顾梅君在舞台上载歌载舞时所演唱的一支歌。听罢这些原唱歌曲后,唐剑鸿先生慷慨地将之翻录成MD片,赠送与我。

      六月初抵达上海,接获著名作家沈寂先生电话:”你知道吗?最近上海推出了一本精装图书,书名《上海老歌名典》,里面收录了你爸爸许如辉作的好几首歌曲。书中尤其对《永别了我的弟弟》这首歌评价很高。” 撂下电话,我立即赶到福州路上的上海书城,购下了由陈钢,赵士荟,王渭山先生编著的《上海老歌名典》。关于《永别了我的弟弟》这支歌,《上海老歌名典》书中是如此介绍的:

    “《永别了我的弟弟》是作曲家许如辉的代表作。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有感而发,简明朴素的语言表达出真挚的手足之情。1935年1月23日,著名歌星江曼莉曾在上海金城大戏院(今黄浦剧场)客串演唱此歌。此后,又由她灌成了唱片。”

    《永别了我的弟弟》这支歌的创作背景,父亲生前从未在社会上披露过。在此,我愿提供《永别了我的弟弟》的问世过程,以及这支名曲背后隐藏的悲惨故事。

     我父亲生于一九一零年,乳名常喜。他有一位弟弟叫常林。自幼,常喜常林,俩小无猜,嘻耍田间,感情非常深厚。因家境贫困,生计难维,父亲十二岁时,就和弟弟常林离开了嵊县,两人憧憬用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 因交通不便, 他们是乘坐在一条小竹排上,顺曹娥江漂流而上,抵上虞,到余姚,当起童工。民国时期,余姚与沿海城市宁波接壌,较早开化,作坊工业比较发达。一九二三年,父亲十三岁时,又随舅父从宁波乘船抵达上海,并改名许如辉,两年后进入音乐界;独留常林在余姚孓然一身,继续当童工。父亲与常林弟弟分手时,曾许过愿,等自己在上海安顿停当,立即将他接到上海。

     无奈,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常林因操劳过度,体力不支,染上当时不治之症:伤寒, 因无钱赎药,命垂余姚。祖母等家人闻讯赶到,并未见到常林踪影.祖母焦急万分,四处寻找,最后从同乡口中得知: 常林得病的地方,是在余姚的西面,距余姚百里之外的滸山(今浙江慈溪市内.2002年6月,我专程前往滸山,凭弔了常林丧身之地),他是为一名商人当挑脚(运货夫),而一去不归,已病死异乡.穿梭人流,渺茫浒山,到哪里去寻回十来岁的常林遗体呢?祖母寻遍不着,只得悲伤地放弃了。返回家乡后,祖母从此神情恍惚,整日以泪洗面,期盼常林奇迹生还, 不久,她的双眼就哭瞎了。祖母是个农家女,又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终年以缝穷生涯为生.” 缝穷 ”这种职业, 是连 ”引车卖浆者 ” 也不入的社会最底层的工作。父亲另一首流行歌曲《缝穷婆》,其创作灵感: ”补不了一颗破碎的心《缝穷婆》歌词)”,就是来自我的祖母徐荷花。

     父亲在上海得知弟弟病故,也同样悲恸不已。他跟随国乐大师郑觐文,在上海嵩山路三十六号,中国最早最著名的国乐团体“大同乐会”里,勤学了五年民族音乐。一九二九年,父亲时年十九岁,终以深埋心底对常林弟弟的无限怀念,用心中淌出的血和泪,写出了这首艺术升华后的不朽名曲《永别了我的弟弟》。《永别了我的弟弟》由我国最早的播音歌星江曼莉女士在静安寺百乐门舞厅,老西门业余歌舞团等处唱开。上海民营电台开播后,《永别了我的弟弟》又迅速传遍上海,听众涌跃点播,市面上纷传歌曲手抄本。上海丽歌,百代唱片公司相继灌制成唱片后,《永别了我的弟弟》旋即传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根据我笔录的父亲一九八一年春天的口述:

    “《永别了我的弟弟》在灌制唱片时,是著名戏剧家安娥的开场白;百代唱片公司录音部主任,音乐家任光亲自弹的钢琴;由当年最红的播音歌星江曼莉女士演唱的。电台里天天都唱这支歌, 还出版过《子夜唱集》。”

      除了江曼莉外,三十年代已发觉的歌手名册中, 有二百六十余位歌手唱过《永别了我的弟弟》,包括周璇, 姚莉,仓隐秋,汪淡淡, 余静, 严婓, 曼英,张素贞,包雪雪,陈兢芳, 游泳等.这么多歌手喜欢这支歌, 唱这支歌, 是创歌坛历史记录的.一九三五年九月,电台说故事大王邢俊明先生, 根据《永别了我的弟弟》词意内容,编写了同名独幕小歌剧,由马翎导演,仓隐秋演姐姐,胡姗演弟弟. 次年,救亡歌曲在上海流行,自强歌咏社的高歌先生,还根据《永别了我的弟弟》的调儿,填了一首歌词雄壮的新歌《呼声》。《永别了我的弟弟》这首歌,连续流行整整十年,在三十年代的社会影响是很大的.    

     黎锦晖先生的遗孀(梁惠芳女士)多次对我说起: “你爸爸许如辉写的《永别了我的弟弟》,当年很流行,感情很真挚。歌是代表一个人的心声,有感情才能动人。歌词写得再美,没有感情没用。”

     数年前,我还转辗收到过一封来信。发信人是江苏连云港市一位七十余岁的老人史悠祺。这位老人在信中回忆说:“《永别了我的弟弟》这支歌,我还是在小学三年级时学的(一九三三年),相隔已六,七十年了。可能该歌作于二十年代末或三十年代初。早期的通俗歌曲,多数是为中小学创作的。唱片公司一般不灌制唱片。那时,成人中喜欢唱歌的人也比较少,所以流传下来的歌曲很少,除了少数几首外,大部分被淹了,这是十分可惜的。就拿《永别了,我的弟弟》这首歌来说罢,同样适合于现在唱。”

     我讯问了一些上海老人,发觉十有八九都知道《永别了我的弟弟》。上海音乐学院戴鹏海教授,知名喜剧演员嫩娘,是从他们的妈妈那儿学会这支歌的。著名电影演员张瑞芳女士不但自己会唱,还提供了现居北京的王润琴女士当年经常演唱这首歌的史料。父亲晚年的工作伙伴,沪剧界演技派毛羽,王智萍夫妇,回想起父亲与他们在剧团合唱《永别了我的弟弟弟》,《卖油条》时的情景,依然感触很深。

     二零零四年六月,山东艺术学院孙继南教授( 我国早期流行歌曲史研究著名学者),因编著《中外名曲欣赏》,希望我能提供《永别了我的弟弟弟》以作研究. 我欣然从命, 高兴地邮去了父亲的歌曲《永别了我的弟弟》和《搁楼上的小姐》,以及戏曲音乐《陈化成》(全剧)等音响资料. 孙教授听罢《永别了我的弟弟弟》后, 在网上发信感喟道:

   “《永别了我的弟弟弟》两首歌都听了,尤其《永别》,是我童年最爱唱的歌曲之一, 虽已过去六,七十年之久,依然如此感人,这样的歌曲实在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中值得一提的优秀之作,可惜当今已极少有人知晓.希望你的书和音响资料早日问世, 这对中国音乐史学界对许如辉先生的认识和研究,无疑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往事如烟,挥不去作曲家许如辉生前寄情《永别了我的弟弟》,怀念常林弟弟的一片深情。但愿深为民众感动,喜爱的许如辉的名曲《永别了我的弟弟》,能从它的发端地: 中国上海的大街深巷中,再度响起。

                             (原载《上海滩》2003年第3期, 2004年7月修改)

 
rolex watches, replica watches, rolex, Omega Watches , Cartier Watches, Breitling Watches, Chanel Watches
rolex watches, replica watches, rolex, fake watch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