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 | 纪念专辑 | 许如辉研究 | 大同乐会 | 民族器乐 | 流行歌曲 | 电影戏剧 | 戏曲音乐 | 作品年谱 | 学人学界 | 文霞专栏 | 著作权 | 许如辉戏曲音乐冤案 | 作品赏析 |交流论坛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文硕著《中国音乐剧史(近代卷)》出版发行
3/21/2010 点击数:1899

文硕著《中国音乐剧史(近代卷)》出版发行

(2010-03-04 )

(文硕著《中国音乐剧史(近代卷)》封面,左五许如辉)

    由中国音乐剧网CEO文硕先生编著的洋洋85万字的《中国音乐剧史(近代卷)》近日已由香港东方之子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中国音乐剧网超市有售。该书是我国第一部对五四运动以来至1949年之间中国近代音乐剧的起源与发展进程进行系统研究的断代史著作,它的出版不但填补了中国音乐剧史研究的学术空白,而且对原创华语音乐剧的创作理念与实践战略将产生重大影响。这是《文硕音乐剧文库》系列丛书中的第六本。

     很多人认为,历史是呆帐、死帐,是腐朽的躯体。而本书作者本着尊重历史、学术自由的理念,通过对大量的中国近代音乐剧史料进行梳理、消化与研究,栩栩如生地为我们展示出一幅精彩纷呈的中国近代音乐剧画卷。作者不仅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客观地介绍了近代中国音乐剧的奠基人黎锦晖、民族歌舞剧大师王洛宾、第一批好莱坞歌舞片进入中国和中国早期歌舞剧进入百老汇的罕见史料,而且抛弃了政治观念的局限,同时肯定了共产党、国民党两个政党对中国近代音乐剧所作出的贡献。此外,对影响中国近代音乐剧发展的著名人物(如聂耳、田汉、胡适、余上沅、傅斯年、潘公展、许如辉、周扬等),进行了个性化客观评价。

     《中国音乐剧史(近代卷)》通过图文并茂的史料和分析严肃地告诉我们,中美音乐剧几乎同时开始现代化进程。美国在发展叙事音乐剧过程中,首先使用musical一词来反映现代化歌舞剧成果。而中国也在不懈地进行传统性(中国精神)与现代性(现代文明)融为一体的探索过程中,先后提出过“歌舞剧”(代表作:黎锦晖儿童歌舞剧)、“乐剧”(代表作:国民党1935年《西施》和1945年《木兰从军》)、“音乐剧”(代表作:1945年共产党版《孟姜女》)和“新歌剧”(代表作:1945年《白毛女》)四个名词,试图对这次迥异于古典歌舞剧的歌舞叙事革命进行总结,可惜还差一点,没能顺利完成现代化的历史使命。由此可见,音乐剧其实就是歌舞剧,它在中国有数万年根深蒂固的传统。作者在书中指出:从客观上看,现代音乐剧发源于美国,百老汇是音乐剧最发达、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地方。这很容易使人简单地将音乐剧等同于百老汇。实际上,现代化发源于百老汇并不等于现代化就必然百老汇化。现代化不是百老汇的专利,它是整个人类所追求的音乐剧目标,是世界各国都要走的道路。百老汇在音乐剧现代化的道路上捷足先登,积累了丰富经验,这是美国的优势,也是百老汇对人类音乐剧历史作出的突出贡献,我们当然应该虚心地向他们学习。但是,由于国情不同,音乐剧现代化的具体模式、美学思想多少存在差异,不可能走同一条路,更不可能有同一模式。百老汇经验不是中国民族音乐剧现代化的具体实施方案。

     作者还在书中告诫:如果人们以为音乐剧的现代化就是照抄、照搬横行世界的流行歌手演唱会音乐剧和迪斯尼流行音乐剧,那就大错特错,而那些将本不与音乐剧同道的欧洲流行歌剧作为音乐剧现代化追求的思想观点和创作举动,更是错上加错。当百老汇从1927年《演艺船》开始,张扬现代化之帆时,前提条件就是要割断与贵族导向的传统歌剧和轻歌剧的脐带,转而从民间去收集大量歌舞元素(比如爵士乐、踢踏舞、民歌小调等各种村音俗韵),进行自立门户的专业探索;首当其冲要被斩首的,就是当时富丽秀、综艺秀、时事秀中的流行风格歌舞,企盼将这类流行歌舞戏剧化,融入人物性格、戏剧情境、戏剧悬念、戏剧冲突,从而走上了越来越专业化、戏剧化、原创化和整合化的现代音乐剧之路。观众关心的是剧情和角色,写实叙事与有机整合,一首歌、一支舞、一句词本身就是一场戏,戏剧压倒一切等理念,成为中美音乐剧走向现代化的专业最强音。

     一部近代中国音乐剧史,为中国民族歌舞剧的现代性转型提供了大量可资效尤的经验。作者认为,目前中国主流的原创音乐剧完全是在往一个错误的方向裸奔,如果不立刻悬崖勒马,必定会毁掉一个音乐剧大国的潜力。在面对多元音乐剧选择的今天,中国音乐剧界必须认真学习和吸收先辈们在进行歌舞剧现代化尝试中表现出来的有益经验和革新精神,尽快告别脱离中国百姓的浮躁、功利和水土不服,而回归博大精深的民间小戏去寻根,找回民族歌舞剧从前所固有的质朴纯真、清新活泼的草根天性与童心。当年,民间小戏在愈挫愈勇的不同发展时期,不仅催生过不少地方大戏和正宗大戏,现在,它已经张开双臂,要紧紧地拥抱正如一轮旭日冉冉升起的中国现代民族音乐剧。现代音乐剧从来就是源于民间、长于民间,盛于民间。当然,回溯歌舞剧传统、寻求本真资源不是目的,同时,还必须站在世界现代文明和中国民族精神的高度,促使传统的民间性、本土性与现代的戏剧性和整合性对接,这个对接过程,本身也是一种扬弃,一种兼容,一种升华。无动不舞,无声不歌,这不仅是中国古典歌舞剧最高美学原则,也是原创华语音乐剧美学的最高境界,展示了中国气派和风格的民族音乐剧在古典歌舞剧和民族歌舞剧基础上,结合百老汇叙事音乐剧的现代整体戏剧美学思想,超越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音乐剧水平的无限可能性。

     著名华裔作家、百老汇经典《花鼓歌》原作者黎锦扬老先生挥毫为《中国音乐剧史》作序。他在序中指出:“《中国音乐剧史》的记述,以‘大音乐剧’(即歌舞叙事)的史观和广阔的视野,对于歌舞剧历史进行了独特的观照。也就是说,作者的笔触一直延伸到古代,从具有最原始歌舞形态的游艺滥觞开挖,进而触写中国传统戏曲,进而回述近代西风东渐后以戏剧改良为肇始带动的中国音乐-歌舞叙事作品创制的改良和改革,再畅叙了世界音乐剧视野下中华民族歌舞制作和歌舞审美的路程。之所以说作者用‘大音乐剧’的史观,是因为我注意到,作者并不拘泥于musical概念的困囿,也不局限于西方的视域,而是认真作艺术的耙梳,钩沉丰富的史料,凡属主要系歌舞叙事性质的作品,均得到观照审视,同时,文硕先生又基于他一直主张的R&H叙事音乐剧(Book Musical)的百老汇美学观,以现代、专业的眼光,对中国不同时期音乐歌舞剧进行分析,比较其质体,考察其源脉,厘清其范型,揭示应注意的经验教训,探索其中蕴涵的带规律性的东西。其中的许多资讯,如《孟姜女》、《西施》,还有王洛宾的《沙漠之歌》,长期以来都是被人们有意无意忽略甚或遮蔽去了的,有的事实中深含的重大意义则是被人们有意无意地忽视甚或贬损了的。撰制这样填补重大空白的著作,应属一种神圣的使命感所促成吧!这种努力,不但在大陆,恐怕在华人世界都属鲜见,这等成就,显然少有人能如此达至。”

     据悉,文硕先生在未来的岁月里,将继续以虔诚礼敬之心,按近代、现代、专题、比较、思想、好莱坞歌舞片进入中国等八个专题,用至少500万字的篇幅,对中国民间歌舞剧和宫廷歌舞剧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研究,为广大读者呈现出原始社会、古代、近代和现代内涵与外延各不相同但一脉相连的中国歌舞剧演变全景图,从而提出别具一格的文氏音乐剧理论体系。

     (凤凰网:《中国音乐剧史(近代卷)》出版)

 
rolex watches, replica watches, rolex, Omega Watches , Cartier Watches, Breitling Watches, Chanel Watches
rolex watches, replica watches, rolex, fake watch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