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音乐的鼻祖 华音总编室 http://www.huain.com 2010.07.13
由符史洺所领导的re:mix室内乐团公演勋伯格(Arnold Schoenberg)的《升华之夜》(Verklarte Nacht),呈现手法与概念均独具匠心,是一场不容错过的音乐演出。
作为勋伯格一首受欢迎的代表作,《升华之夜》是在维也纳以南一个叫做帕耶巴赫的小山村完成的,当年,勋伯格只有25岁,风格具有后浪漫主义特点,曲调悦耳,气氛感人,受瓦格纳和布拉姆斯影响至深。
然而,从1908年开始,勋伯格的创作有了明显的改变。
被誉为西方现代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勋伯格与他最重要的两个弟子韦伯恩(Anton Webern)和贝尔格(Alban Berg)在音乐史上被称作“第二维也纳乐派”,有别于海顿、莫札特、贝多芬的“第一维也纳乐派”,其创新的音乐风格,带来了20世纪音乐领域中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
他突破了延续数百年的调性音乐传统,首创“十二音体系”的无调性音乐,在乐界引起极大争议,虽然马勒、理查施特劳斯等人公开挺他,但他的一些无调性与不协和作品在演出时几乎没有一次不遭到观众的谴责。
勋伯格主张,音乐应从调性中解放出来,认为12个音都是“平等”的,不应由一个音,即“主音”来“领导”它们。他的很多重要作品,都是用十二音体系技法创作的,其中包括交响诗《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歌剧《幸运之手》 、清唱剧《古雷之歌》等。1947年,他为悼念二战期间被杀害的犹太人而创作的《华沙幸存者》(A Survivor from Warsaw)更是感人至深。
听惯了悠扬和谐的音乐,勋伯格的无调性作品对很多人而言是难以消化的,就拿他的《月迷彼埃罗》(Pierrot Lunaire)来说,作品写于他玩无调性的高潮期,金属般冷森森的音阶,刺耳怪异的和声,嘈杂混乱的音色,给人更多的不是悦耳优美,而是一种张牙舞爪的凄厉与冷峻。
勋伯格自己曾说:“谐和音与不谐和音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于是,他创造了一种完全让人无所适从的音响效果。
第一次听到《月迷彼埃罗》,我大大吓了一跳,光看曲名,你联想到什么?温柔的月光?迷人的夜晚?曲式诗意而浪漫?但结果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单簧管没有了往日的悠扬;小提琴也失去了昔日的婉转;钢琴似笨重的大象,粗鲁而蹒跚;那歇斯底里的朗诵,怪诞尖利,与一般的欣赏习惯有很大距离。
但多听几次,你会发现勋伯格的表现主义音乐虽缺少美的旋律,但却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迷茫和焦虑,以及压抑与不安。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视角,不仅在音乐的形式上大胆地挑战20世纪的音乐创作,也在音乐的观念上强烈地撞击了人们审美的思维定律。
就像一匹一直被奉为美丽至极的丝绸被撕个支离破碎,勋伯格的“破坏性”背后有着不可否认的创造力。他为新音乐的出现开辟了道路,也影响了包括达拉皮科拉(Luigi Dallapiccola)及萧斯塔科维奇在内的一代作曲家。 他是现代音乐的开山鼻祖,不管你喜不喜欢他所用的语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