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 | 纪念专辑 | 许如辉研究 | 大同乐会 | 民族器乐 | 流行歌曲 | 电影戏剧 | 戏曲音乐 | 作品年谱 | 学人学界 | 文霞专栏 | 著作权 | 许如辉戏曲音乐冤案 | 作品赏析 |交流论坛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无名:芜湖有个“梨簧戏”
7/30/2010 点击数:1858

芜湖有个“梨簧戏”

(无名)

   读了《新兴剧种:生存,还是毁灭》一文,心潮难以平静。使我又想起一段往事。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在芜湖看到过一种全然陌生的剧种——“梨簧戏”的演出。唱腔委婉缠绵,颇为动听。演的是其他剧种移植过来的折子戏,记得有一出是“昭君出塞”,从演出套路看,似为临摩昆曲的。清一色十六、七岁青少年,扮相、身段十分靓丽,留给我的印象至今难以磨灭。

   芜湖没有本土地方戏。最受当地老百姓欢迎的是“倒七戏”,后改称“庐剧”。这是流行碗北一带的地方戏,演员唱腔真假嗓混用,唱腔尾音往往拖成假嗓,是很具有特色的一个剧种,观众层面很广泛。全国第一届戏曲会演,一出小戏《借罗衣》,也曾红透京城。还有一个剧种“皖南花鼓戏”,则是宁国、南陵一带的采茶花鼓之类的“三小戏”,一出“打瓜园”小戏,连同黄梅小戏《夫妻观灯》《打猪草》,都曾代表安徽省,与京剧的前身“徽剧”同登首都舞台。后来中央戏剧学院前身所属的歌剧舞剧院,还把这三出小戏改编成歌舞剧演出,颇受观众欢迎。可惜当时文艺畀还没有人提出“民族音乐剧”概念,所以惊鸿一瞥,匆匆闪过,记忆也渐渐淡薄了。

   建国初期,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对民族文化情有独钟,乡土情怀流淌在他们血液之中,甘醇浓烈,是后辈们难以想象的!“也有人说,新兴剧种是当年‘造戏运动’的结果,本不符合艺术规律,大浪淘沙,可任其自生自灭。”我个人认为,对所谓‘造戏运动’不必如此轻蔑。既然造了,而且像怀胎婴儿诞生了,并无不符合艺术规律之处!任何艺术都是人“造”出来的!而且所造出来的地方剧种都植根於民间音乐的沃土肥野之中,所谓源於生活,高於生活。它们都应该有生存的权利。我们不能如此冷漠无情地任凭其自生自灭!这不符合我们党的文艺方针优良传统!现如今我们已然初步达到了国强民富境地,就在牙缝里省下几个小钱,来滋养滋养我们民族的濒临绝境的文化孤儿,又待如何?

   我所说的芜湖梨簧戏,可能就属於所谓“造戏运动”的产物。因为历史上确实没有这个剧种。这个剧种的曲调来自流传於芜湖地区民间的“拉魂腔”。何谓“拉魂腔”?说来也挺奇特。原来人死了以后,送葬的人一定要哭,这兴许寄托对亲人的一缕哀思吧!有时有的后辈不善哭,更有甚者,有些不孝子孙非但不想哭,而且心中还窃喜如何瓜分遗产,笑都来不及,哪还顾得上哭!况且古代“开吊”少则也要三、五天。亲朋好友前来吊唁,子孙们披麻戴孝相陪啼哭。来一位,哭一次,三、五天下来,怎么也挺不住。於是诞生了一种代人“号丧”的职业。号丧者,也不能老是干号着嚎陶大哭啊,那也乏味得劲!於是逐步出现以唱代哭的现象。这便是拉魂腔的源头!每个“号丧”者各“号”各的调,拉魂腔的曲调随之丰富起来,在芜湖地区形成了极具地方特色的流派,影响范围不容小觑。芜湖梨簧戏的唱腔就是以这些拉魂腔的旋律加工发展而成,确实凄婉动听。仿佛能将死人唱活转来似的!

   梨簧戏的拉魂腔仅是一例,其实众多民间采茶小调、秧歌号子、船歌山谣、道情渔鼓、信天游、二人转……大量民族的音乐元素,早已融化在各类地方戏曲中了!这是“富可敌国”的一份文化遗产。早在延安文艺座谈会时期,党便号召新文艺工作者,要深入民间采风。解放初期“翻身道情”、“五歌放羊”甚至“东方红”,都是采风运动结出的硕果。不像现在某些音乐人,在封闭的琴房中冥思苦索,凭灵感驾驭音符,於是不成调调,毫无旋律美,单凭让人心悸的狂燥节奏,拼凑而成的音乐专辑,充斥着音响市场。当然也有一些颇有天赋的音乐人,出了一两张稍为动听的专辑,便后继乏力。我建议不妨从戏曲音乐中找些合适的音乐元素,也不一定是戏歌,你可以去化,化作你所需要的旋律,进行再度创作。譬如歌剧《江姐》的音乐,其中有多少戏曲音乐的元素。还有流行歌曲《涛声依旧》,都是成功的凡例。最为著名的是何占豪、陈纲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还有六十年代根据京剧“流水”曲调创作的板胡协奏曲《京调》也曾风靡一时……这些成功的例子是值得我们去研讨总结其内在因果关系的!

   所以,对目前文艺体制的改革,是不是可以不采取“一刀切”的做法!难道建国以后,“一窝风”上、“一刀切”砍的利弊得失的沉痛教训还少吗?国家财政可以将几个昆剧团养起来。地方财政是不是也拨出些款子,将一些稀有剧种扶上一把,让它慢慢走上自食其力的生存之路。不要让其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经济的浪潮中自生自灭,让其在我们这一代人眼皮底下消失而无力自拨自救!无非少开几次宴请,少办几场虚头晃脑、毫无实效的招商会么。我们是不是应该重温一下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那篇著名讲话?你不想重温,那么敢不敢来批判,或者颠复一下?谁敢冒此大不韪?没人会公然跳出来吧?

   莎士比亚笔下那位可怜的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一生被这个哲学命题折磨得死去活来:

   “生存,还是毁灭?”

   这回,该轮到问我们自己了。

   我的回答很干脆,当然要生存下去!

   但也有人说不。不管是不是言从口出,还是心有所想。这些对我们民族文化抱虚无主义态度者,还是大有人在。而这些人不是“敌人”,恰恰都是我们同志!我们还要朝夕相处一起干革命!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时代的一个悲哀!

   “生存,还是毁灭?”在文艺团体大改革的当口,是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我们所做出的结论,势必影响我们民族文化生死存亡的结局!这决非危言耸听,或是杞人忧天!这是一个严肃的命题!

 
rolex watches, replica watches, rolex, Omega Watches , Cartier Watches, Breitling Watches, Chanel Watches
rolex watches, replica watches, rolex, fake watch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