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子弹飞》还没上映,已有了两拨不同的评论:先是海潮样的“牛×颂”;后一拨则是有影评人站出来泼冷水:他们批评姜文太自恋,整部影片就是“看姜文如何往自己的胸口上贴胸毛”。
我饶有兴味地观察着这些舆论。也在思考:为什么影评人会出现和普通观众完全不同的情绪反弹?看来,还是要从电影《让子弹飞》本身上去寻找答案。
记得刚看完首映,我发过一条微博说:“如果把姜文的才华比做酒,把《让子弹飞》看成瓶,那么整个观影过程,就是眼睁睁地看着酒从银幕上流出来。”应该说,这是一个级别很高的马屁,但其实也包含着我的批评。我的观点是:若说《让子弹飞》存在一个明显缺点的话,那就是明明是个小瓶,却放了太多酒!导演不打算浪费一滴酒,酒却还是浪费了。
照《让子弹飞》里土匪们的说法就是:不是他妈的不用力,是他妈的太他妈的用力了。
是的,浪费并非一定是没有精打细算,有时,恰恰是因为想得太多。你去看《让子弹飞》,几乎每个镜头都经过雕琢。前一秒钟,姜文还在对刘嘉玲强调他是正人君子,后一秒钟,镜头下移,观众看见他的手已经严严实实地捂着刘嘉玲的胸……这种和冯小刚截然不同的小噱头,片中比比皆是。问题在于,姜文太爱惜羽毛,没有打算舍弃任何一个能够逗笑观众的噱头,他似乎打算让观众120分钟一直张大嘴巴,或惊叹,或大笑。由此产生的问题是,并不是每个笑料都能够辅助影片,有些可能分散乃至消耗观众的精力。像我这样笑点很低的,笑到90分钟左右,就觉得撑不住了:妈呀,累死了。电影,不是脱口秀,他整体感很强,需要节奏,需要呼吸。
当然,针对一部娱乐片,这就有点骨头里挑刺,尤其是在喜剧片都已经不能让人发笑的当下。
不过,我也怀疑,很可能就是因为这个技术层面的原因,引发一些影评人提出了“男性沙文主义”的批评。要知道,影评人和普通观众不同。普通观众不会产生这种“才华浪费”=“炫耀”=“自恋”=“男性沙文主义”的递进联想,是因为他们没有思想包袱;而影评人则带着有意识的审美目的走进影院,内心想像着自己和胶片背后的导演直接对话。你想,当一个聪明人坐在电影院里,老是想像着另一个聪明人对他说:“看老子幽默吧,老子厉害吧,老子牛×吧?”会怎么样呢?所以,我理解他们发表批评时的心态,如果姜文的毛病是不够放松的话,那么影评人也一样。
我不打算批评影评人,说穿了,我写这篇文章,一样不够放松。不过,我总觉得,中国电影发展到如今的境地,我们的电影批评的确该有些变化了。比如能否不要每次都拿文艺片的要求去苛求商业片?商业电影和文艺电影的制作初衷和方式都截然不同,如果一部商业电影在120分钟里起到了娱乐大众的作用,那么它就合格了;而《子弹》放在“国产电影”的特定范畴里,那么它就是牛×啊。
非著名影评人卫老师说,对于姜文来说,《让子弹飞》作为载体,要比《太阳照常升起》好太多。我同意。毕竟,《太阳》本质上是部打着商业旗号的文艺片,真实感的缺失让它的浪漫显得像一捧灿烂的塑料花。然而,《让子弹飞》里“鹅城”这个非中非西的虚拟城市,以及一个面目模糊的历史地带,再加上商业片这个宽容性很大的体裁,使得姜文可以放开蹄子在胶片上撒欢。
他做的其实就是瓶可乐,你可以说他二氧化碳太多,但请别说他酒精浓度不够。
■李建中(媒体工作者,现居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