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杭州市规划局就一起“绿地变高楼”事件举行听证会,面对居民种种犀利的提问,规划局官员招架无力,最后强行结束会议。(1月7日《新闻晨报》)
官员之所以“落荒而逃”,显然还是因为准备工作做得不够充分。一方面,规划局在听证会之前的功课没做好,结果弄巧成拙,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另一方面,这次听证会没像以前那样请专家做托,所以才会演砸了。当然,值得规划局反思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说怎么就没想到居民提的问题会如此犀利呢?
当听证会越来越像聋子的耳朵———摆设,继而使听证沦为民意秀之时,却发生了官员被气走的雷人一幕,无疑很出人意料。然而,通过解剖气走官员的听证会这只麻雀,我们会发现,一场听证会能够取得如此出人意料的结局,关键在一点———不走形式。
是啊,与以往听证会召开之前其实就已经有了结果,乃至于“回忆式听证”大行其道之时,打开大门让每个人都能走进来,同时让每个人都能发出自己的声音,才是这场听证会的亮点。在这场听证会上,只有官员与民众,而没有以往听证会上“被代表”的代表。也正是因为相互之间“直接交锋”,所以民众才能把想说的话、要提的问题都说出来。
期待听证会都能不走形式,打开大门让每个人都能发言。 □杨菁(会计师)原题:乐见听证会上的“直接交锋”
听证沦为表演,难怪官员“砸场”
不少听证会犹如精心组织的彩排游戏,成为形式主义的代名词。“官员对市民提问招架不住,宣布听证会结束”就是听证异化的最新例证,但肯定不会是最后一个。人们不禁要问:听证会到底怎么了?
气走官员的听证会也有收获
如果看过这场听证会的视频,相信会对其中的几个“桥段”印象颇深:据理力争的市民、理屈词穷的规划局官员、旁若无人打电话的规划局代表以及最后近乎恼羞成怒的主持人。听证会开到这份上,也算是可歌可泣了。不过,尽管这次听证会以气走官员而告终,但其中有诸多看点,却值得我们好好总结。
同样是官员,为何差距这么大呢?
一段名为《浙江工商局长郑宇民“斗智”央视主持人董倩》的视频在微博上转载后引发公众的热捧,浙江省工商局局长郑宇民在节目中跟央视女主持董倩的精彩舌战赢得了网友们的一片叫好声,而作为官员的郑宇民也凭借幽默机智的口才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与此相比,一场本为听取民意的听证会,却演变成一场闹剧。面对民众的种种提问,与会官员却只字不谈,竟然单方面宣布听证会到此结束,离席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