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 | 纪念专辑 | 许如辉研究 | 大同乐会 | 民族器乐 | 流行歌曲 | 电影戏剧 | 戏曲音乐 | 作品年谱 | 学人学界 | 文霞专栏 | 著作权 | 许如辉戏曲音乐冤案 | 作品赏析 |交流论坛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福建长汀人谢有顺——灵魂交锋
1/26/2011 点击数:1480

 

 

灵魂交锋谢有顺 
2010-09-04  作者:综合  来源:文化艺术报

 

   简介:当今文坛,有一些文艺评论家群体,他们目光如炬,他们才华横溢,他们思辨古今,他们通晓天地。他们甘愿做春天的使者,夏日的林阴,秋天的镰刀,冬日的火种……他们是英雄帐内的烛照,是深海远帆的灯塔,他们倾尽毕生心血,只为燃烧,再燃烧,为文化理想的笃行者照亮一条通天的道!本报带您走近这些文艺评论家群体,让我们一同感受他们是如何坚定而理性地守护着、追寻着思想良知、文化情怀与别致见解……  

   编者的话:

   当今文坛,有一些文艺评论家群体,他们目光如炬,他们才华横溢,他们思辨古今,他们通晓天地。他们甘愿做春天的使者,夏日的林阴,秋天的镰刀,冬日的火种……他们是英雄帐内的烛照,是深海远帆的灯塔,他们倾尽毕生心血,只为燃烧,再燃烧,为文化理想的笃行者照亮一条通天的道!本报带您走近这些文艺评论家群体,让我们一同感受他们是如何坚定而理性地守护着、追寻着思想良知、文化情怀与别致见解……

…………

灵魂交锋谢有顺

   谢有顺简介

   谢有顺,福建省长汀县人。1994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后在复旦大学中文系攻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学位。先后任南方都市报专刊副刊部编辑、副主任,广东省作家协会一级作家、创研部副主任。2006年起,任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获第二届冯牧文学奖·青年批评家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第一届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家奖,第十届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优秀成果奖,第四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第二、第三届广东文学评论奖等多个奖项,被中国青年作家批评家论坛推选为“2005年度青年批评家”,并曾当选“2009年度中国青年领袖”及广东省“新世纪之星”。

   主要作品

   著有文集《我们内心的冲突》、《活在真实中》、《我们并不孤单》、《话语的德性》、《身体修辞》、《贾平凹谢有顺对话录》、《于坚谢有顺对话录》、《先锋就是自由》、《此时的事物》、《从俗世中来,到灵魂里去》、《文学的常道》、《文学的路标》、《被忽视的精神:中国当代长篇小说的一种读法》、《从密室到旷野:中国当代文学的精神转型》、《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的叙事伦理》等。主编《优雅的汉语》、《中国当代作家评传》等多套丛书。

…………

 有精神原产地的人

 于  坚

   有一年在广州,谢有顺约我去他家小坐,指着茶桌上的一盘带壳花生说,吃点儿,是我老家产的。我剥了两个来吃,味道很是特别。一吃就知道产地与我熟悉的不同。他的老家不仅产花生,也是谢有顺这个人的产地。小谢在那儿度过了“连电灯都没有”的青少年时代,个人奋斗,上了大学,进入大都市,又成了批评家,书出了一摞,前些年他得了奖,当地的报纸就用大标题来宣传,很是了得。一般来说,人到了这个地步,多年不讲故乡方言,普通话越来越标准,产地也就看不出来了。

   但谢有顺不同,他依然是一个可以感觉到他的产地的人。我以前不认识他,是偶然看见一篇评论,说法很是新鲜,意思颇为别致而有依据,就记住了这个作者。后来去广州编《中国新诗年鉴》,他也是编委,就认识了。这位英俊且干净的青年,不夸夸其谈,不自以为是,也不人云亦云,没有批评家自小上图书馆养成审视、批判一切的居高临下的行业习惯,活力勃发的身体,谦虚、平和、可以交谈,可以商量。

   谢有顺是一个喜欢去除遮蔽的人,这必须有一系列的活动,工具、力量、挖掘清除的运动,还要找准方位。他是一只鼹鼠,鼹鼠这伙儿的别名是“地基破坏者”。我不想就此进入一个隐喻,来暗示谢有顺的批评成果,我还是要说他的身体,我相信如果一切只是从一张纸到另一张纸,必然有飘起来的时候,例如胶水过期,订书钉生锈。我曾说他是一个“新青年”,这不是隐喻,他确实与以前耳熟能详的纸上的、没有身体的、只是观念日日新的“新青年”不同。他脚踏实地,身体力行,我不举他都有些什么说法为例子,我相信那些说法如果有生命力的话,必然是它有一个可以脚踏实地的产地。去除遮蔽,首先是作者本人在现实中的一个脚踏实地的行为,由此才升华为语词的活力。他给评委写周到、温暖的信(也给我写过类似的信)——我以为,这样的信并不亚于他那些才华横溢的文章,而正是在这样的文字里,透露出这个时代最有价值的思想信息。

   “话语的德性”,也是具体的行动。谢有顺的民间性的意思不是纸上的夸夸其谈,而是脚踏实地地创造既成事实,用具体的行为实践着他的民间思想,这种脚踏实地保证了他的思想与文字的活力和魅力。据我所知,他是中国少有的几个出版印数可观的批评文集并且不会滞销的作者之一,而且他的思想并不是从一张纸到另一张纸地拿来的。

   我说谢有顺是一个“新青年”,这意思简单得很,不过说他是有身体的、会动的、会感受与经验的,而不只是一堆署名“谢有顺”的、没有身体的抄本。如谢有顺在《文学身体学》一文中所说,“它不是灵魂的虚化,也不是肉体的崇拜,而是肉体紧紧拉住灵魂的衣角,在文字中自由地安居。”通过他的批评活动,我们才重新感受到批评——原来也是有血有肉的、有感觉和智慧的创造者的活动。

…………

救赎时代的灵魂呼喊

羽  戈

   心灵的力量是微弱的,优秀的批评还需要思想的积淀。在刚刚迈进文艺批评的大门时,敏锐的谢有顺就将我们生活的时代定义为救赎时代。谢有顺用了一个词描绘现代人的灵魂际遇:恐惧。它至少含有两重意思:有限性的认识与人格的分裂。人生来就是残缺的,更为可怕的是人觉醒到了自己的残缺,星空的深不可测与人的卑微渺小,对比徒增了我们心中的空虚与不安。而在现实世界中,我们又承担着只有尼采预言中的“超人”才能承受得起的重负,却无法逃避生存的疲惫与无常。

   恐惧的另一表征便是分裂。谢有顺非常喜欢卡夫卡的一段近乎绝望的文字:“我写的和我说的不一样,我说的和我想的不一样,我想的和我应该想的不一样,因而终于陷入最深沉的黑暗之中。”表达与心灵分裂,身体与灵魂分裂,而至为严重的是人与自我的分裂,“自我成了单个人的敌人,因为自我不再代表正确的人,人与自我隔绝了”。

   恐惧的面纱一层层揭开,它由天然的原罪带来,又带给我们现世的苦难。由此,如何面对苦难的折磨,也即如何安置我们的灵魂,深重的疑问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也将触到谢有顺救赎思想的内核。

   目前为止我认为他最为优秀的文章《余华:活着及其待解的问题》,通过对余华重要作品《活着》中的福贵和《许三观卖血记》中的许三观等形象的深刻剖析,指出了面对苦难的方式之一:消解。“余华让我们看见了人类一生的苦难”,但面对苦难,他“显然缺乏受难的勇气,不愿意在苦难中前行,以倾听人在苦难中如何获救的声音;他选择了用忍耐和幽默来消解苦难”。在对徐小斌作品《羽蛇》的评论中,谢有顺表达出了面对苦难的另一种方式:受难。受难将带来拯救,只有承担才能体味到苦难的真正意义,而受难,是需要超乎寻常的勇气与代价的。徐小斌笔下的羽蛇用了一生的时光去赎罪,但慰藉终归没有降临于她的心灵。她试图用血洗尽肉身的丑恶,但血也不能救她。更为重要的是,赎罪也即承受苦难,不仅需要血,更需要爱。

   爱,是抵达遥远的神性彼岸、倾听到上帝的温暖言语的唯一道路。

   承担与爱,它们汇成了精神贫困时代中闪闪发光的谢有顺的救赎思想,是这种思想的高贵才使《话语的德性》给苦难的我们以感动与慰藉。我们愿意相信,他所进行的写作就是他所向往的“有价值的写作,是这种不断地靠近心灵,这种心灵中神圣的部分的写作”。我也不会忘记,这种写作曾在一个秋日的午后让我们的心感到温暖。

…………

国内最年轻文学评论家的传奇

谢有顺为什么这么红

   《活在真实中》是谢有顺的文学评论专集,分为“心灵细节”、“理性批判”、“阅读现场”、“请求慰籍”等四部分。

   谢有顺认为真正有价值的写作,是靠近心灵中神圣部分的写作;而真正有力量的语言,也是为了更加有效地到达心灵和事物的本身,而非远离它。

   孙绍振曾说,正是因为这个精神向度的存在,使谢有顺的文章中,才有我们所缺少的对于精神救赎的追求。他的诚惶诚恐、抵制谎言、拒绝游戏、为真实所折磨、为怯懦所折磨、为烦恼所折磨的主题,正是他的信念的真诚而自然的流泻。也正是因为自然、真诚,他的文章中才有了理论文章难能可贵的激情,或者叫做情彩。他那种行云流水的气势,他纷纭的思绪,像不择而出的奔流,绝不随物赋形,而是充满浩然之气,横空出世,天马行空,行与所当行,止于所不得不止,来不及作学院式的引经据典,好像他自己汹涌的思路已经流布了他整个篇幅,舍不得把有限的空间再让给那些死去了的权威哲人。

   一句话,谢有顺为什么这么红?是因为谢有顺“活在真实中”。

…………

最年轻的冯牧文学奖得主

   在第二届冯牧文学奖得主中,29岁的谢有顺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位,和谢有顺共同获奖的有莫言、乔良等著名作家。

   冯牧文学奖的授奖词是这样评价谢有顺的,“谢有顺的朝气、锐气和才气令人欣喜。他的写作保持着文学批评的批判性品格,以鲜明的立论和泼辣的论辩介入纷繁的文学现状,表现了提出问题的眼光和勇气。他以犀利的思想评论见长,直面现代人的灵魂冲突,以批判的立场探讨当下复杂的精神现象和文化矛盾,使批评呈现为一种激越、敏捷、具有冲击力的思想交锋。但同时,他也相对忽视了深入、细致的文本感受和艺术分析。”

   文学名家:他改变了新生代批评家现状

   在“文人相轻”的今天,年轻的谢有顺受到了当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的普遍好评。

   贾平凹认为,北方的评论家如下象棋,南方的评论家如下围棋,谢有顺的文章似有综合的味道,真好!

   著名评论家、澳大利亚《澳华日报》总编朱大可认为,从终极关怀出发展开文学批评,这令谢有顺成为商业时代的一个独特的声音:犀利、无畏,并且饱含着内在的精神性。他的努力改变了新生代批评家的现状

   著名作家、青岛市作协主席尤凤伟认为,谢有顺总能一针见血地道出一些真言。

   著名评论家洪治纲认为,在同时代的青年人中,谢有顺的智慧和学识几乎无人可攀。

   著名作家格非说,谢有顺为人的诚挚、文章的才华、道德上的勇气都令人钦佩。“能够成为他的朋友,我颇感到荣耀”。

   著名作家叶兆言认为,印象中,福建人天生适合批评。功成名就又身居要位的,大有人在。然而年轻人中,除了谢有顺,不知道还有谁,也许是我孤陋寡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谢有顺与他的前辈们截然不同,这或许是大家要关注他的缘故。(综合)
 

 
rolex watches, replica watches, rolex, Omega Watches , Cartier Watches, Breitling Watches, Chanel Watches
rolex watches, replica watches, rolex, fake watch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