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开埠后,特别是鸦片战争辟为通商口岸,它逐步发展成为长江三角洲临海最大工商业大都市,从而取代扬州成为江南的戏曲活动中心。当时京昆、花部乱弹,并苏浙滩簧调皆 演于斯。沪剧在其形成之前经历过由本地民歌小调吸收滩簧诸调的花鼓戏时期,多在上海 近郊四乡演唱。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申滩前后花鼓戏是淞南方音和音乐歌舞小戏与湖北、湖南、 江西以及安徽的花鼓并非一回事。1879年刊刻的《南汇县志》载有:“乡鄙有演唱淫词者, 或杂以妇人,曰花鼓戏。或在茶肆或在野闲开场聚众。”当时花鼓戏剧目多为对子戏 ,如《拨兰花》、《绣荷包》、《卖草囤》、《庵堂相会》之类,且大多从苏滩和锡滩中伸手拿过来的,因内容涉及男女情爱,故而被清代封建官吏视若洪水猛兽,以“花鼓淫戏”罪名侮辱之,查禁之,使后来花鼓戏演唱不敢“杂以妇人”,女角改由男演员妆扮,行话称男旦为“ 扎头髻”。花鼓戏剧目亦如此,曲调直接用苏滩、锡滩,如[四季相思]、[五更调]、 [ 小九连环]等。直到花鼓戏进入上海后,受文明戏的影响,编演了一些时装戏,女角才又开 始参与演出,新腔才得以创造。
大约在同治年间,因太平天国在无锡、苏州、杭州一带攻城占地,仅上海一隅无战火硝烟 ,故江浙滩簧艺人涌入上海,填补了因战乱无法南下的湖北、安徽及北方诸省的地方剧的空档,加之语音相近,风靡一时很受群众喜爱。在花鼓戏从上海近郊入城之后,看到滩簧吃 香,收入很好,也就把花鼓戏改为滩簧,以招徕观众。上海本地人为了把它与苏滩、锡滩等区别开来,便称它为本地滩簧,简称本滩,后来又叫“申滩”。本滩为了适应城市居民欣赏要求,由“对子戏”发展为“同场戏”,已能搬演情节较为复杂的中戏、大戏了。
到本世纪30年代,流行在上海的申曲在京剧、文明戏演出影响下,沪剧艺人筱文滨等采用了新颖的灯光布景、服装舞美,注重演出的音乐效果,除胡琴、弦子、笛、鼓板外, 添加了其它伴奏乐器,并在继续演出传统剧目同时,还把中外一些电影、话剧、文明戏剧目搬上舞台,如《空谷兰》、《姊妹花》、《阎瑞生》等。并吸收文明戏、话剧工作者担任编导 ,编演时装新戏。比如30年代,根据张恨水创作的畅销小说《啼笑因缘》改编的时装戏,被称为“西装旗袍戏”风靡一时。渐而形成以反映城市现代生活为主的演出传统,深受上海市民的欢迎。40年代初由申曲改称沪剧。沪剧唱腔有长腔、簧腔、缀调、小调类。长腔包括[中板 ]、[慢中板]、[慢板]、[紧板]、[散板]、[紧打慢唱]、[快板慢唱]、[ 三角板]、[赋子板]、[十字板]等。簧腔包括[阴阳血]、[反阴阳]、[阳血]、[流水板]、[绣腔]等。缀调是一种插向性质的辅助唱腔,多半是一句甚至半句曲调,不能单独成曲。如在腔前的[叫头]、[哭头]、[凤凰头]等;在腔中的三送]、[懒画眉]、 [俞调]和[四四调]等;还有在腔尾的[软煞板]、[硬煞板]、[病落腔]等起到某种收腔作用。小调多来自江南民歌俚曲,常用的有[过关调]、[进花园]、[四大景]、[ 寄生草]、[紫竹调]、[阳档]、[吴江歌]、[月月红]、[夜夜游]等,曲调大多质朴流畅、歌唱性强,十分动听。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戏改方针指引下,沪剧整理改编了一些传统剧目,并把创作演出重点放在现代戏上。先后编演了《白毛女》、《赤叶河》、《罗汉钱》、《金黛莱》、《赵一曼》、《史红梅》、《星星之火》、《红灯记》、《芦荡火种》、《鸡毛飞上天》、 《为了奴隶的母亲》等剧目。粉碎“四人帮”及改革开放以来,沪剧编创演出现代戏更多, 可占上演剧日百分之七十以上,由于现代戏贴近生活真实,程式化东西较少,易于表现都市风情风貌,如《一个明星的遭遇》、《明月照母心》等受到观众热烈赞扬和好评。老一辈的沪剧演员都有演现代戏的传统。著名演员丁是娥主演的《罗汉钱》,筱爱琴主演《星星之火 》 在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罗汉钱》被摄成电影在全国上映。沪剧《红灯记》还被中国京剧院移植改编为京剧,成为现代戏精品,久唱不衰。《芦荡火种》也被北京剧团移植改编为京剧演出。最早由京剧表演艺术家赵燕侠饰阿庆嫂,谭元寿饰郭建光,马长礼、周和桐等也参加了演出。演出上百场,一时轰动京华,蜚声中外。1964年4月27日,北京京剧团在中南海演出此剧,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董必武、陈毅、陆定一、 邓子恢、聂荣臻等观看演出,并对演出给予了很高评价。当年7月24日,毛泽东同志在彭真、 谭震林等陪同下,也观看了此剧。毛泽东同志带头为演员们的精彩演出鼓了掌。演出结束后, 毛泽东等走上舞台同演员们亲切握手,并一起照了相。后来《芦荡火种》改名《沙家滨》, 传演至今。
在上海长成并成熟的沪剧擅演现代戏,是因为它的唱腔活泼优美,明白如话,富有表现现代生活的能力。人们常说上海话本身的乐感就很强,唱起来更是珠落玉盘,水激清潭,长于抒情叙事。沪剧主要曲调有[长腔长板]、[三角板]、[赋子板]等,且板式变化丰富多彩。如[长腔长板]源于民间流传的俚歌小曲,唱腔基本结构分起腔、平腔和落腔三个部分 。 如果把[长腔长板]速度放慢或加快,改变节奏及伴奏手法,则衍变出[慢板]、[慢小板]、[中板]、[紧板]、[快板]。[快板]中还有[快流水]等不同板式。如沪剧著名演员丁是娥在她主演的《芦荡火种》中饰演阿庆嫂。阿庆嫂在保火种一场戏中,对着烟雾 弥漫、茫茫一片芦荡,焦虑地惦念着18位病伤员已经在狂风吹水浪急的的芦荡熬了一夜一天 ,想办法争取时间救他们出荡的一段唱段,用的就是[长腔长板]的[中板]、[紧板]转 [ 快板],有层次地表现了阿庆嫂下决心克服重重困难,千方百计弄条船救出伤员的紧迫心情,并显示出她坚定、沉着,不屈服于困难的革命激情。京剧《沙家浜》改这段唱词为“风声紧 ,雨意浓,天低云暗,不由人一阵阵坐立不安……”其大段唱腔由[二黄慢板]转[二黄快三眼 ]。赵燕侠唱来有“清流急湍,一泻千里”的气势,行板运腔,声情并茂,十分感 人,同沪剧相比有异曲同工之妙。
[赋子板]也可归于[长腔长板]类,它是沪剧中说唱性很强的唱腔形式。除起板和落腔外,都是无伴奏清板,唱腔少则几句,多至百句以上,行腔由慢到快,层层推进,适于表现复杂细腻的感情。当中清板演唱,要求吐字清楚,句句入耳,颇见功力。
沪剧还从滩簧里吸收了簧腔来丰富自己的唱腔。另外作为沪剧音乐底子是欢快、优美、 秀丽的江南民歌小曲,像[紫竹调]、[夜夜游]、[吴江歌]、[进花园]、[四大景 ]、[寄生草]等,后化为沪剧曲牌,经常使用。有时为丰富唱腔的表现力,还把有的民歌小调揉进[长腔长板]里,使唱腔显得活泼跳荡。
沪剧的声腔创造表演倾注了沪剧二代艺人几十年的心血。著名老演员有筱文滨、筱月珍 、 丁是娥、解洪文、邵滨孙、石筱英、王盘声、杨飞飞、筱爱琴、汪秀英、王雅琴、顾月珍、 赵春芳、凌爱珍、小筱月珍、丁国斌等,各有风格特色,有的自成流派。中青年演员有茅善玉、马莉莉、孙徐春、袁滨忠、沈仁伟、陆敬业、张清、诸惠琴、许帼华、刘银发、汪华忠 、 赵慧芳、吴素秋、王珊妹、韩玉敏、邢月莉、陈瑜、张杏声、沈惠中、陈更萍、徐俊、吕贤丽、王惠铛、华雯等在观众中影响也愈来愈大。
著名沪剧演员筱文滨,原名张文俊,1904年生于上海,早年拜师学申曲生角。19 31年与筱月珍组成“文月社”演《白罗衫》、《双珠凤》、《珍珠塔》、《玉蜻蜓》等传统弹词戏。 19 38年成立文滨剧团,由他改编和主演了不少新时装戏,其中《贤惠媳妇》 、《恨海难填》两剧,曾被摄制成影片。筱文滨唱腔讲究吐字运气,音韵柔美动听,是“ 文派” 创始人。解放后他参加上海市人民沪剧团,继续为沪剧发展作出贡献。
著名沪剧演员丁是娥,原名潘咏华,浙江兴县人。1923年出生在一个缫丝工人家庭 ,9岁 拜丁婉娥为师,12岁就崭露头角。解放后曾获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员一等奖 。她 演过许多类型的妇女形象,如《罗汉钱》中的小飞娥,《金黛莱》中的金黛莱、《鸡毛飞上天》中的林佩芳,《雷雨》中的繁漪、《蝴蝶夫人》中的日本艺妓蝴蝶,《寄生草 》中的贵妇人唐文娣,《芦荡火种》中的阿庆嫂等。她表演从塑造人物出发,有分寸地把握住人物内心情感,使人物栩栩如生,个性鲜明。她善用腔,气口功夫好,敢于借鉴,吸收、融化其他剧种的东西,创造沪剧新曲调,逐渐形成了绮丽多变,独树一帜的“丁派”唱腔。
石筱英,上海市人,1918年出生于一个姓潘的贫农家庭。自幼父母双亡,由祖父母抚养。 9岁时为申曲演员万根福、石美英夫妇收养,取名石筱英,开始学艺。解放后成为沪剧著名演员之一。在第一届全国戏曲会演中曾获演员一等奖。1952年,她改演老旦、彩旦等中老年人物。如《罗汉钱》的五婶、《母亲》中的母亲、《雷雨》中的鲁妈,《鸡毛飞上天》的顾婉贞,《芦荡火种》的沙老太,《金绣娘》中的保长太太老板鸭,《杨乃武与小白菜 》的杨淑英。她演戏演人,演谁像谁,刻画细腻,性格鲜明。唱腔朴实自然,韵味醇厚, 感情真挚 ,颇受观众喜爱。
邵滨孙,原名邵念慈,1919年生于江苏太仓浏河一农民家庭。17岁拜沪剧老艺术家“文派 ”创始人筱文滨学唱申曲。1943年拜京剧表演艺术家周信芳为师,学“麒派”,这对她后来 注重表演人物很有帮助。解放后他在《杨乃武与小白菜》、《大雷雨》、《白毛女》、《王贵与李香香》、《母亲》、《巧遇记》中都有出色表演。在《罗汉钱》一剧中饰村长,在全国第一届戏曲会演中获奖。在《金黛莱》中饰志愿军团长,获华东戏曲会演一等奖。
筱爱琴,1928年生,原名吴彩珍,江苏扬州人,幼年随母流落到上海,为生活所迫,10岁 进丁婉娥创办的“儿童申曲班学艺”。解放后成长为沪剧著名演员。她曾获第一届全国戏曲会演演员二等奖。她饰演的青年妇女形象留给观众印象很深,如《白毛女》的喜儿,《罗汉钱》的艾艾,《母亲》的华芳,《战士在故乡》的李秀英,《雷雨》的四凤、《杨乃武与小白菜》的毕秀姑、《星星之火》的杨桂芳均获好评。她唱腔清丽流畅,色彩丰富,表演朴实无华,恰到好处,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正当她在艺术上生机勃勃,充满信 心之时,却被“文革”风暴卷入深渊之中。1968年7月11日,在“四人帮”法西斯专政的残酷迫害 下含冤去世,年仅40岁。
沪剧著名演员杨飞飞,原名翁凤清,浙江慈溪人。1923年生于店员家庭,12岁学演文明戏 ,16岁改唱沪剧。她嗓音宽厚洪亮,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擅演悲剧,被称之为杨派。她先后主演了《家》、《雷雨》、《红菱记》、《妓女泪》等剧目。她在《妓女泪》中 ,首次采用了一般女腔不用的[道情腔],深切哀怨,十分感人。她最有代表性的是《妓女泪》中的“金媛自叹”流传很广。因该唱段,由沪剧8种曲调组成,故被观众称之为“杨八曲”。
王盘声,原姓黄,著名沪剧演员,江苏吴县人,1923年生于苏州。14岁在上海拜沪剧老艺人陈秀山为师,学小生,其饰演《白兔记》中的刘知远,《碧落黄泉》的汪志超 ,《黄浦怒潮》的林耀华,因唱腔舒展流畅,潇洒飘逸,音色甜润,传情真切,在观众中影响很大,有王派之称。曾编写《沪剧方言探索》一书,总结沪剧咬字发音方法。 (责任编辑:张雷)
(摘自“长江水利网”:第八章滩簧合昆而变的江浙戏曲之五,沪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