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早期改革成因初探
(无名)2011-3-19
时光荏苒,光阴似箭,这些熟透俗透的成语,平时也不大会引发人的真正感慨。即便作为行文起头,也仅是俗套,聊无新意。
当某位亲友谢世之后,头七、二七……五七,七七四十九,很快就断七了,紧接着,一周年、两周年……不知不觉之际,南薇先生逝世将近二十三周年了,这才真让人感悟到时间的脚步一刻不停,确实像飞驰的箭一样一闪而过。而且开弓没有回头箭!历史不容随意编造,不容作伪使假,不容胡编“创新”,正确总结历史成败得失,使后人有所可鉴,有所摈弃,有所传承,有所发展,这才是正确对待这些老掉牙的成语应有之义。
上世纪四十年代,越剧团设立“剧务部”,袁雪芬领衔的“雪声剧团”开了个好头,於后蔚然成风,各剧团纷纷仿效,致使初期越剧改革,一起步就如火如荼,气势不凡。这是越剧从路头戏(幕表戏)到剧本戏的脱胎换骨变革之时期。路头戏只须有个故事大纲,老戏师傅们(即初期的越剧导演)根据故事情节分分场次,安排角色上场下场,上场以后做些什么,贴个条子在上场门。演员要做些什么自己去看分场帖子,至於如何去演,各人去自由发挥便了,脚踏西瓜皮,滑到那里是那里。虽说师傅们私下传授些“街景赋子”之类“肉子”,但多半要靠自己去应对。南薇先生曾说过一个笑话,戏演到苦的时侯,即便演员在唱ABCD……背诵英文字母,观众照样能泪如雨下,手绢尽湿,那年代,一没有麦克风,二没有幻灯字幕,听不清演员唱些什么,只要想到角色所处磨难,一掬同情之泪自然能突眶而出,还顾得着去分辨ABCD……甲乙丙丁、子丑寅卯?所以这个笑话也并非是无稽之谈。但老戏师傅肚子里的“宝”毕竟有限。而剧团演出,当时日夜两场,交通不便,看戏观众就近数里,原本不多,戏目更新的速度很快。最好天天有新戏看。所以专职编导的产生已是时代所趋。早期的编剧,如吕仲、陶贤、樊篱……也曾创作过“泪洒相思地”“雪里小梅香”等一些广为流传的剧目。南薇的脱颖而出,也可以说是时势造英雄。他只是早期越剧改革蜕变时代一位代表人物而已。他的名著:《香妃》、《月光曲》、《凄凉辽宫月》、《绝代艳后》、《天明》、《祥林嫂》、《梁祝》……将越剧改革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当时“雪声剧团”剧务部,就有蓝明、南薇、韩义(洪钧)、吕仲、仲美、成容、张坚安、郑传鉴、萧章(后为著名译剧片厂编剧)、播音小姐陈疏莲。还有兼职的徐进,及于吟、冯玉奇、苏垣、钱裕诸人(据雪声纪念刊载)。可见阵容强大。由於剧本戏的质量与路头戏相比,戏剧性更强,唱词音乐固定,更易传唱,一个新戏已能演上一至两三个星期。南薇就凭着《香妃》、《绝代艳后》、《祥林嫂》,奠定了他越剧改革无可动摇的主将地位!尤其是《祥林嫂》的成功,使越剧这个乡土气味浓郁的“的笃板”,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起到里程碑式质的飞跃,为越剧改革立下奇勋!这是不容抹杀的!
至“东山越艺社”崛起,已是解放前夕。东山剧务部号称“八大编导”:南薇、韩义、陈鹏、司徒阳、朱铿、宗华、陈羽、陈传鉴。南薇的《孔雀东南飞》、《团团转》、《宝莲灯》均是这段时期的代表作。除了《山河峦》义演,东山“三上《梁祝》”,更是轰动当时,救急解困,常演常新,一时传为美谈。
越剧改革的成功,最基本的经验应该是“剧务部”的确立。剧团创作什么新戏,推出什么剧目,均由“剧务部”决定。“雪声”、“东山”存在的时期不过六、七年光景,所推出的新戏就有六七十部之多。几乎一年要推出十个新戏。现在有人往往强调越剧的传统,我认为所谓越剧的传统,应该是指以“雪声”“东山”为代表的越剧改革的传统。但这个传统在解放后的越剧院,恰恰不被重视,甚至让“剧务部”虚有其位,致使舞台上唱来唱去,站得住脚的仍以越剧早期改革的一些优秀剧目为主体。这是个致命的教训!这个沉痛的教训与如今戏曲的式微,不能说一点关系都没有。个中因果关系,是值得大家深入探讨的!
在抢夺《梁祝》著作权时,对南薇、韩义所谓“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批斗会上。那两位老哥老弟有一条“罪名”便是“企图篡夺剧团领导权”,根据是他俩提出剧团要成立“艺委会”。凡属艺术方面的决策均可通过“艺委会”讨论决定。这说明南薇、韩义解放后的思想觉悟有所提高,原先由“剧务部”可以决定的问题,例如剧目创作计划、角色分配安排,可以通过剧务部扩大会议,即有演职员代表参与的“艺术委员会”来讨论决定,尽量走群众路线,而后的越剧团体不是都成立了“艺术委员会”了吗?但当年,却事与愿违,遭到意想不到的恶性批判。继而形成无形之中“导演中心论”和“演员中心论”之间旷日持久的争论。
解放后,艺人地位迅速提高。“戏子”这个词被扫进历史垃圾箱,取而代之是尊称为“文艺工作者”和“艺术家”,人大、政协代表中都有各剧种的主要演员参政议政。而对知识分子改造一波接一波,众多编导人员都成了灰头灰脑的挨整对象。肃反时期,凡参加抗战演剧队的编导人员,可定性为“历史反革命”,名演员可不在其列。再加上反右、文革,有才华的“编、导”很难逃过劫难。南薇虽未戴上帽子,比起吴祖光、万之、阿甲、苏青、韩义、司徒阳……只仅仅被开除过“中国作家协会”会籍,境遇兴许好了许多,但死后至今仍被打压得透不转气来……所以越剧要想恢复四、五十年代的辉煌,折柱摧梁,少了主心骨,谈何容易!而演员们纷纷成了“流派”创始人,形象高耸入云,桂冠越垒越高,致使谁也不许冒犯,谁冒犯请看南薇、水辉(许如辉)下场头。“演员中心论”一个甲子以来,始终立於不败之地的主导地位,有才之人,谁肯罄尽全力为你写戏编戏?戏曲衰败,内在原因即在於斯。
“导演中心论”在影视圈里,是天经地义的铁律。电影里的蒙太奇节奏处理、镜头运用的视角、影片色调的选择,角色表演瞬息的掠取,都毫无例外地留下导演的偏好和风格。在好莱坞,编剧只须有一个好的创意和故事梗概便能卖钱。至於台词的编写和情节的发挥和调整,必须与导演的构思相吻合。可以自己担任,也可以找“枪手”代笔。仿佛戏曲历史上发单篇的创作阶段。而我们的电影文学创作,原是从苏联借鉴来。要以“写镜头”的叙事方式来写电影的文学本。而导演也不能太随意“胡来”。写分镜头剧本时,还是要尊重和原有文学剧本基础。这一方面防止拍摄时太过豁边;但另一方面也有碍导演的二度创作的发挥,利弊掺半,不尽是独一无二的良策。不管怎样,明星的票房号召力,任何一位制片人也不会忽视。因此,在影视领域,其实是“导演中心论”和“演员中心论”是并列和相辅相成,各领风骚。
此次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影文学会会长王兴东曾发表如下看法:
“电影产业的核心是‘以创意为根本,以剧本为源头,产业之门的钥匙掌握在编剧手里’。剧本即一剧之本,没有剧本是无法拍电影的。“因此电影的一切皆是从剧本开始的,没有剧本,演员就没有角色。”、“有人说剧作使导演有了工作,剧本使演员有了角色,剧目使投资方找到了投资的项目。所以没有剧本的繁荣和发展,就没有电影产业的发展。”
王兴东会长这番真知灼见,道出了电影、电视、戏曲的一条客观规律。戏曲如要在逆境中求生,要想凤凰涅槃,就必须按此规律处事,否则只有停滞不前,坐以待毙。
越剧早期改革的成功,“雪声”“东山”在上海几度风光,就是因为遵循了这条根本艺术规律!越剧的所谓传统,决不是“桃花女太子”、“双狮宝图”这些路头戏目,而恰恰应该是“雪声”“东山”不停创新的传统!常言说得好,“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我们不妨细细思前想后回顾一下,越剧走到如今这一地步,是不是也印证了这句历史经验之谈?
如此显而易见的道理,为什么有人视而不见,置若罔闻,那就是因为吃大锅饭吃惯了,人浮於事,尸位素餐,吃闲饭的人比台上演戏的,台下拉琴了,幕后编戏的,幕前打灯的还多,如果“东山”、“雪声”传统恢复,剧团里还要这些吃闲饭、光拿包银尽添乱的人干吗?所以积重难返呐!但愿此番文艺团体体制改革,将这些赘肉大大切除一下才好,让剧团轻装上阵,再闯江湖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