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 | 纪念专辑 | 许如辉研究 | 大同乐会 | 民族器乐 | 流行歌曲 | 电影戏剧 | 戏曲音乐 | 作品年谱 | 学人学界 | 文霞专栏 | 著作权 | 许如辉戏曲音乐冤案 | 作品赏析 |交流论坛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人生九十不服老--多倫多上海商會名譽會長李宗海訪談
9/10/2011 点击数:1192

人生九十不服老

--多倫多上海商會名譽會長李宗海訪談
 
 北美时报 叶左肇

李宗海先生)

   ( 编者按 : 本月是多倫多上海商會名譽會長李宗海先生 90 岁大寿。而李宗海先生也是本报专栏作者,集资深传媒人、实业家、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于一身,业界尊称为 ” 李老 ” ,其文章观点鲜明、笔锋锐利,处处体现出他丰厚的人生阅历、渊博的知识和前瞻的目光视角,深受读者喜爱,本报将集结出版成书,请读者密切关注。 )

   記者:請談談你對「老」的看法好嗎?

   李宗海:老年人可進一步分析為四個階段: 65-74 歲為青老 (Young Old) 、 75-84 歲為中老 (Middle Old) 、 85-99 歲為老老 (Oldest Old) 、 100 歲以上為高老 (Oldest Old) 高壽百歲人瑞。

   記者:你以什麼心境來享受加拿大的生活?

   李宗海:我從 1990 年定居多倫多,滿懷安慰的是,能夠與老伴享受加拿大的湖光楓彩,心境如松樹般蒼翠茂盛,胸懷如浮雲飛鳥一樣超脫至自由藍天,三子一女成家立業,子孫滿堂,闔家團聚,樂也融融。人生有幸,能與老伴同歲九十,卻不落俗於慶壽,免掉侈奢祝酒之舉,但在人生旅途上卻添留一些五彩繽紛,具人生價值的就是滙編一些他在晚年寫作的文集。這正是少年夫妻老來伴,有伴如此無復何求,身在福中應知福惜福。

   記者:你在晚年早逾退休年齡,你既嚐試轉向寫作以享延年,說說你的內心世界,出於何意?

   李宗海:我的一生載浮載沉,但能自勵自拔,我在長大的歷程中,還是斷斷續續的被書香所迷惑,從閱讀的人生,也是觸動我喜寫作的人生,特別是全家已移居和平、民主、自由的楓葉之國,我自 2005 年以來,承北美時報、世界日報,繼萬事通月刊,信報等媒體的賞識,迄今我筆耕達七年,在這四家報刊所設專欄,陸續發表的拙作文章已達千餘篇,對我來講,老而能健金不換,在 ” 信息時代裡,閉門家裡坐,能知天下事 ” ,而且身處和平,自由,崇尚健全法制的社會環境裡,發揮前半生失去的東西,與未得到的東西,但在我後半生,時值倒數時日的風蠋殘年,我窂把《佛教聖典》所言: ” 你認為是確切完美的事情,就應該毫不推諉的去做,這種行為乃是上蒼賜與你的力量。 ” 聖典之言,我開始忘卻了我的年齡。

   記者:你是個典型的資產階級人物,關心社會,對工作熱誠,善待家人與朋友,在商界中亦享有盛譽,但你又是一名三子一女的父親。請問,你如何做一個稱職的父親?

   李宗海:作為一個典型的家長,我認為從孩子一出生到開始上幼兒園,上小中大學,似乎整個家庭都一直在與時間賽跑,我與老伴懂得人生最基本的生存,生活條件,需求平安與財富。我亦認為一個人的知識才能,刻苦耐勞精神是無法被惡魔的剥奪,我更向全家發出了時間性預言和承諾,誓言全家能在二十年後的一天會師北美。

   記者:請問目前你子女的情況又如何?

   李宗海:我的三子一女在上海外貿學院及上海師院畢業後分別在美波士頓及加多倫多等大學留學進修,老二由日本東京移居多倫多,老大定居美洛杉磯,他們成家立室,小孫女又如此出類拔萃,以美高校畢業班第一名被哈佛大學收錄,小外孫洛基,在滑鐵盧的 Laurier 大學經濟系畢業後,再去紐約的著名 Parson 大學攻讀市場學,畢業獲 AAOS 學位,畢業後實習與就業於紐約一家時尚裝飾設計公司,並早設網址,虛擬與實際市場雙向結合經營,頗有新時代意義的。

   記者:你畢業於素有「東方哈佛」美譽的上海聖約翰大學的李宗海,對母校一直都有一個情意結,要將母校的傳略與事跡,甚至母校的一樑一柱,都要好好紀錄下來,籌劃了多年,這個心血結晶終於完成,可否講講這事情?

   李宗海:我在 2009 年以「重逢」、「懷古」、「話舊」、「推陳」、「迎新」、「既往」、「開來」、「傳略」、「軼事」、「嶄新」,編纂了《東方哈佛 1879-2009 上海聖約翰大學史料電子 叢書 》。這 叢書由本人、沈鐸及彭雲鍔策劃和主編。 “母校” 是莘莘學子對學校緬懷春風化雨情的稱謂,標誌著桃李溫馨的眷戀。我初讀汪統學長所作約大簡史,撫今追昔,無限懷念。今年是約大 120 周年校慶,二讀簡史,深感母校雖歷經變遷,卻變不了校友們所樹立校訓精神,放之四海皆準的“光與真理”。三讀“簡史”記載,在辦學的 73 年中,大學部的歷屆畢業生約有 6500 人,再加上在校肄業者,則有壹萬數千人,如包括與上海聖約翰一脈相承的教學系統——約中,約青,聖瑪利亞女校等的畢業生,應有數萬名約友之數。編篡者廣覽群籍,筆端思緒,追溯近百餘年間,無疑是中國有史以來,變動最劇烈的大時代,反映了中國社會的兩種變化,兩個過程和兩大歷史主題的演繹,顯現本志所載“約翰人”中時代性關鍵人物事跡、言行、論著,可反映出當年層斷面較清晰的背景、印象,筆者銘感,他們不僅曾先後是在校園中留駐了往日的足跡者,而且亦是歷經三十年洋務運動中( 1879 年約大建校伊始)一個多世紀來,也是中國政局動變歷史的親歷目睹者,更值得一提是我單獨從上海,北京及美加圖書館,收集了五百位對人類、社會、國家及專業人士的校友。

   記者:作為一個 “約翰人”,你一向都規行矩步,本著「寧天下人負我,我不負天下人」的心來待人處世。受到親友、同學、校友與行家的尊重,你的事業雖然有起伏,但卻活得安樂,活得問心無愧。 然而,你的事業卻從証券界開始,可否告訴我們你如何在上海証券界打起名堂?

   李宗海: 1946 年我剛滿 25 歲並剛踏出聖約翰大學的校門,原本可以到香港繼承家族的紡織業務,但卻選擇了創業。 我在 23 歲以滬江轉聖約翰就讀經濟系,以半學半商理論結合實際,學以致用,就在靜安寺百樂門大酒樓對面的榮康酒家二樓茶室,創上海第一家証券西區市場,上海潤亨証券公司西區分公司 ( 第 117 號經紀 ) ,我邀集了五位具一定操作有經驗的証交能手,集資並推我當經理,這樣我成了半學半商的大學生,理論結合實踐,同時紛紛慕名來當玩股的客戶,我發覺他們都是中產階層的主婦們,我按客戶的心理需求,我順應他們的最低風險而求高或略高於銀行存息之利 (Less the risk more the profit, it means higher than the bank deposit interest) 。「初出貓兒大如虎」,當年我是一名乳臭未乾,尚未出世的大學生竟能獲得靜安來四周股民的信任,而又不負眾望,就是這雙真金筷子使我在股市起伏澎湃中平穩過渡並獲得「三贏」,客戶無一虧損,公司合法合理利潤,作為經紀人的我分利達 360 兩黃金值。

   記者:除了証券業務,你亦涉及棉紗工業,可否為我們講述?

   李宗海: 1949 年我走出約大校門,這值二戰勝利,我與大哥在上海江蘇路東濱買下了 66 間齒型廠房,將他父親遺下的二萬半製品紗錠的最小部份已成套的 800 鋎,至備開工但因籌備期延誤了棉紗市場 20 支,每包標準 ( 雙馬 ) 價,以一包棉紗可掉回 11 包半,在半年中跌至 6 包半 ( 每件紗的用棉成本是 3 包 ) ,大哥與他創辦的 ” 迪新紗廠 ” 屬小廠規模,出廠紗價與雙馬,市價大約要打一個八折左右,因此就無利可圖,一年後遷往無鍚,由大哥 ( 南通紡校畢業 ) 與其同學創辦了新毅紡織印染機械連鎖集團企業。

   記者:除了棉紗工業外,你也開辦了探傷儀的業務,可否講講你創業的經過?

   李宗海:因有感於當時的政局與時勢,中國遭周國際封鎖,但有關科研單位般需有關儀器,自制替代進口,就精選工業及有關試驗室所必不可少的光學探傷儀,其系列產品以磁力至 X 光,以紅外線,超聲波,聲控,茄媽射綫,其種類煩多,還有棉紡織廠化驗室必備的測含水量的天平烘箱,醫院必備的培育箱等。於是,我與夫人及五胞弟會同楊氏兄弟集資八千元銀幣,租備 150 平方的紗廠址的門房開,僱了十三 ” 勇士 ” 職員,組成了 ” 聯達華光儀器廠 ” 。由我出任經理,姓楊的技師兄弟二人當副經理、廠長,夫人當會計,五弟當機物料。我負責業務及資金周轉,如此精練班子,業務蒸蒸日上,廠盈利達 4 萬元,產品按質按量按時按時交貨,按客戶需求,驗發新品種,受到中央一機部及勞動部的賞識,把定性產品作為全國各單位開設新廠,其鍋爐在投產前,勢必經我的廠生產 5 毫安手提 X 光探傷儀的拍片認可表的安全使用証 ( 因鍋爐焊接有裂痕的話勢必發生嚴重爆炸 ) 。為此,廠房三年訂單掌握在手,說明這個企業大有前景,亦証明了我的辦事能力及眼光獨到之處。

   記者:常掛在你口中的管理之道是「天平、橄欖、金筷子」,這亦是李宗海文選封面的設計,可否講講「天平、橄欖、金筷子」的理論?

   李宗海說:在文書面上印襯三項圖案,一雙筷子,一棷欖型的面霜瓶及一銅質平衡人天平,說實的,這是我在前半生經商從工過程中,在無形與有形中獲得成功的邏輯模式,亦是以滬江大學主修哲理,市場心理的社會科學,繼由聖約翰大學主修經濟學中,通過理論結合市場實踐並獲得空前成功的基本原理,我的生平中認為自家主觀心得,留下畢生得以自慰,除自賞外亦屬抛磚引玉之舉。我以華人每餐必用的筷子理論來表達股市的漲落及以今明兩天股價比值來表現其頂峰及谷底之價格呈現,這簡直的一雙實用的筷子,卻包含著人生的一捨一得的處世哲理。至於「橄欖型」工廠企業管理模型,這是李宗海的工廠管理概念,橄欖的外型是兩頭尖,一頭是市場經濟行銷,以銷定產,另一頭是產品技術工藝,協作加工配料勞工的成本核算。橄欖的膨脹中間體是把產品的另附件外協外包,就千萬不要把企業變 ” 小而全能 ” ,這樣可以靈活機動,這投資小收效大的功能。天平是要懂得平衡,識進退及分寸,凡事要取得平衡,不吃人虧也要人不吃虧,正所謂「今日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記者:當與你談起嚴父時,你總是視父親為典範,可否說說你對父親的印象如何?

   李宗海:嚴父慈母注重對我們五兄弟小輩的家教,聘請了供應膳宿的老學究方老師研習四書五經古典書文,人到中年,吳老師批習英數理化,每夜在前院燈下夜讀,經年累月,得益非淺。

   記者:可否講講你對父親的深刻印象及訓勉?

   李宗海:當歡樂的氣氛瀰漫在這個空間,活在此時此刻,我突然惦念著嚴父慈母,想起了我的前半生,首應不能遺忘父親的遺訓與他為社會付出的善積與業績。他不僅是儒釋信徒,而且具堅定不移,以身作則的信念:「為善應該只因善而為之的上海戰亂時代大善人」。他曾在日本侵佔上海的松瀘抗日戰爭期間,他以佛教慈善紅卍字會會長的名義,他又以英租界華董身份,會同工務局華董主席何德奎老伯說服了工部局英督辦,同意將英租界與華界八扇大鐵門同時開啟 24 小時,進界災民近百萬,由紅卍字會負責人我爸與八家書院商會開放八家收容所,我們一家亦去靜安寺院收容所當義工,我的父親捐款無數,並定期當義工,但他隱名為善,我深受感動,是年我僅 13 歲,五兄弟無一缺席,均當義工,還有之所以我對先父一生以善為先,具一家仰慕意識外,嚴父是一位技術型愛國的紡織企業家。他不僅愛廠如家,並是榮德生與榮宗敬兩兄弟先後的拼花技術顧問,又是榮家族三公子鴻三、鴻元,鴻慶在江西路申新總管理處所設紡織學習班的導師。隨後,自申六委任總經理缷職後,自行集資以兩手貨紡織機械二萬錠創設上海新生紡織廠,而紡紗質量卻是上檔次於市場熱銷。他始終堅持與上海日華紗廠進行競爭的愛國實業資本家,並視職工為工友,之所以與英租界當局請求門開 24 小時,其原始動機是為了救援包括申六的楊浦區大量工人及家族逃離日軍的狂轟濫炸下死亡的威脅。

   記者:你安於現在亦享受當下,你以加拿大為家,你還有些什麼願望?

   李宗海:我們在蒼茫人世中生活,不可能沒有遺憾,我們一家已移居會師,自由的北美民主富饒的國度裡,社會三保險的國家民主體制下,敬老養老的人道政策下安渡晚年,過去的遺憾讓它隨著歷史過去吧,我也不該再抱怨些什麼。我與老伴白頭偕老,我們在晚年人生中需要的不外乎愛慕,安祥,新鮮的空氣,美麗的山水景色,祥和友善的社會氣氛環境,多元文化的氣息,平和,平等,平靜的氛圃,再加上擁有自由自在的生活,話語,信仰的人生權利,法治的保障,換句話說,能自由自在,從心所欲發表不同的言論和守護他們的信仰。按我的經歷與處境的邏輯,歸納為 ” 生娘不及養娘大 ” 。

   記者:說說你的最新著作《李宗海文選》,在書的背頁應該是上海百樂門舞廳的舊照片吧!你是否對百樂門舞廳情有獨鍾或不解之緣?

   李宗海:我之所以對百樂門舞廳有 ” 不解之緣 ” ,因為我家的老宅就在靜安寺廟斜對面,屬靜安寺區域,對轟立在靜安寺愚園路轉角,正是俯首不見,招頭見,同時,我所創辦潤亨証券西區第一家分公司,假座百樂門對面的榮康酒家二層樓的茶室,更有緣的是我從約大校友朱人荃女士結婚舉辦婚禮,在 1946 年 8 月 25 日假座百樂門大舞廳,並與該舞廳的朱總經理亦很投緣。因此,有三重奏的懷舊情緣,故而選之。

   記者:細節是組成幸福的緣由,喜歡簡單生活,做喜歡的事情,住在喜歡的城市裡,能遇到喜歡的老友新誼,只要心甘情願,總能活得簡單,你活在當下,還有些什麼感言?

   李宗海:人生過渡的甜酸苦辣,在早年的專權政制下,受熬煎生活磨損了曾經為國為民為企業的奮發激情。現在晚年的幸福指數,在老健,老伴,老本,老友的評級中均居上乘,幸福是一種沉積殿,是一種過往生活曲折過程堆積,其實幸福根本就不曾離開,因為我生活的感悟是在神的監視下愛的指引下得以苦盡甘來,闔家逃離是非土地,安渡晚年於楓葉之國,是人生三幸也!保持著誠實是人生基本素質,我們一家逃離了詐騙謊言遍地,失去誠信的不明是非的國土!是乃全部家庭幸福!

   真的希望,年屆九十的李宗海,能夠健健康康的享受北國的舒適環境,更能夠完成心願,整個家族在加拿大聚首一堂,不單享受天倫,卻能輕鬆說一句:「今生無悔!」。

 
rolex watches, replica watches, rolex, Omega Watches , Cartier Watches, Breitling Watches, Chanel Watches
rolex watches, replica watches, rolex, fake watch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