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范傅《梁祝》,也曾唱遍申城
(【南薇剧社】)
提起上世纪50年代初期,那时上诲市区的范围,东至十六铺,西至静安寺,南到老西门,北到曹家渡,地域十分有限,而大大小小戏园,却是星罗棋布,不胜枚举,人称东方百老汇,也不是浪得虚名。演出的剧种,除了京戏,更有众多地方戏剧种,越剧,申曲(沪剧),淮剧,扬剧,锡剧,甬剧,滑稽戏,方言话剧,真可谓,繁花如锦,争奇斗艳,风华纷呈,新作倍出,每当华灯初上,戏院不论大小,无一例外的是,霓虹灯闪耀着的是头牌演员的大名,招揽着过往的市民,而名字的大小和排列,则表明了演员的名望和身价。最显眼的是霓虹灯“客满”两个字,这比什么宣传效果都好。当时,范瑞娟,傅全香领衔的东山越艺社,演出场地座落在北京路贵州路口的丽都大戏院,地处泥城桥畔五岔路口闹市区,“客满”霓虹灯不等天暗就亮了起来。尤其上演【梁祝哀史】,更是夜夜爆满。说句并非夸大其词的话,那年月,街头巷里,处处可闻收音机里范瑞娟,傅全香两位前辈演唱梁祝的唱段。而“小别重逢梁山伯,倒教我又是喜欢又伤悲,喜的是今日又能重相会,悲的是美满姻缘已拆开,但见他喜气冲冲来访九妹,我只得强颜欢笑上楼台。”那六句唱,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上海滩所有十几岁的女孩子,没有一个不会唱的。夏日在里弄纳凉,只要有人起个头,一唱百应,马人会形成大合唱。如此盛况,我想,众多同龄人,不管你在天南地北,海内海外,不会不记忆犹新!而【梁祝哀史】编导南薇,越剧戏迷群中,谁人不知,哪个不晓?这也是不争的客观事实!女孩子喜欢越剧的,没有一个不在模仿傅全香前辈的唱腔。可等到拍电影,却让袁雪芬占了光。虽说初解放时,拍过一部彩色电影【越剧菁华】,四出小戏,其中南薇编导的“楼台会”一折,为范傅的梁祝留下了宝贵资料。但在摄影棚水银灯下,毕竟有些拘谨,没能淋漓酣畅发挥。直至80年代,范傅年过半百,才获准重拍了电视连续剧,尽管加了些味同嚼蜡的水词,抽掉了许多精彩篇章,但范傅当年的风采,依稀可辨仍可见到不少留存的精髓和韵味。故将其中十八相送,回十八,楼台会於以转载,以供欣赏。
十八相送与回十八: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Lm0PM-M_vv8/
楼台会与送兄: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rQyaagNcwr0/
1949年越剧菁华之楼台会:
http://www.tudou.com/playlist/p/l1008278i548268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