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钗》里的人数与人伦
白焰
华夏快递 12-02-14
如果说,能够让人思索的电影是好电影,《金陵十三钗》应该是当之无愧。它能够让人思索毁灭,这到不全是南京都城的毁于战火,秦淮女子的临危赴难,或者教堂神父的风尘相救,而是毁灭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值得?谁又有责任去赴汤蹈火?
根据功利主义的奠基人边沁,功利支配人的行为,人追求功利就是追求幸福,而功利主义的最高宗旨就是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在日军控制下的南京,幸福不是享乐,而是减轻痛苦。当为日军唱歌的命令下达时,鬼子强调十三个中国女学生必须去,一个都不能少,结果十三钗扮演十三个女学生去替死,实在可歌可泣。然而,十三换十三并没有使人数达到最大量,也没有增加全体幸福值,这相悖于我们常以为信的“以少换多”,就是说 “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并没有因平等替换得以实现。
边沁着重效果,康德着重动机。康德认为评判行为是否道德应看动机是否善良、崇高。十三钗作出“以身替代”的许诺是为了说服女学生不要跳楼寻死,其实她们那时并没有真的想去牺牲自己。可以说,她们的初衷是善良的,但并不崇高。直到后来,十三钗才意识到她们的诺言实际是一个赴死的使命,但这个赴死的使命并不是为了超越“商女不知亡国恨”,而是迫于中国传统的人伦五常。
五常也叫五伦,是指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个人伦关系规定了每个人为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就君臣有义而言,日军破城而入,国军拼死抵抗,保护百姓。为了炸毁日军的坦克,国军弟兄甚至采用了纵线自杀方式,目的只是为了下一个士兵接近目标(不知影片从哪儿获得这样的灵感)。如果说国军代表了父子有亲里的父慈,那么李教官代表了长幼有序里的兄友。李教官和一位小弟并肩作战,最后背着受伤的小弟来到教堂,交托给十三钗照顾,目的是为了他死前能获得一些温暖。不言而喻,十三钗代表着朋友有信。既然作出了许诺,十三钗决意身体力行,哪怕受尽凌辱与折磨。当然,她们知道此行是一去不复返。在赴汤蹈火之前,她们藏带上锋利的玻璃镜片,这表露出十三钗宁愿毁灭但不甘沦落的决心。
五伦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体现着仁、义、礼、智、信的处世原则。为了普及这一信息,古人用禽鸟表示五种关系,此乃五伦图。这些鸟分别是凤凰、仙鹤、鸳鸯、鹡鸰、黄莺。当十三钗摇曳地从银幕里向观众走来,她们本身就如同色彩鲜艳的五伦图。尽管这幅画面同时让人感到幽怨,它的潜台词是:只要中国人懂得人伦,忠于职守,各尽本分,国治天下平的理想社会就不难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