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乐会与中山装
许文霞 2012-2-22
昨在【共识网】上读到一篇文章:《身体政治:国家权力与民国中山装的流行》,饶有趣味。文章从国服中山装入手,考证民国政治社会史,颇新颖。读者领略礼仪天下、重要场合著中山装之庄严和威仪,极易产生一种历史厚重感。作者是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陈蕴茜。附带一提,南京大学成立了一个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这让陈蕴茜有挥洒才能的去处, 也令中国音乐界徒生羡慕和汗颜。因为正规的民国音乐史研究,当是中国音乐界的任务但尚无系统的研究,类似“民国音乐史研究中心”,则还未在音乐院校和音乐研究所建制之内。陈蕴茜的文章引用了我2001年底在四川《音乐探索》发表的《我的父亲许如辉与重庆大同乐会》中提及——“大同乐会着中山装演奏”——之事实,足见她为求证“中山装诚为当时的国服和流行服装”,不拘一格海选资料的力度。请读陈蕴茜文中该段落:
“中山装是民国时期中国服装的代表。由于中山装是国服,民国后期一些重要的国家政治仪式,中山装就成为指定服装。1943年8月,林森去世,为其葬礼奏哀乐的大同乐会会员按照规定一律着中山装。[ 许文霞《我的父亲许如辉与重庆“大同乐会”》,《音乐探索》2001年第4期。]因为林森生前是国民政府主席,奏乐者穿着中山装才能体现出国家主席葬礼的庄严与神圣。 ”
下面一张照片,是重庆大同乐会以中国国乐团名义聚集的部分团员合影,摄于抗战时期的1942与1943年间,为什么锁定是这段时间呢?因为照片中的刘志坚先生后来参加军邮,服务国家八年有余,没有参加大同乐会1944年元月为话剧《董小宛》的伴奏,及后的系列演出;而许如辉于1945年底便离开了重庆,也就没有可能1946年后与大同乐会会员再度合照。
( 重庆大同乐会合影, 前排左5许如辉, 左3张仲翔。第二排左4刘志坚。许如辉和刘志坚分别藏有该帧照片)
上述照片应摄于某场演出前后,大同乐会确系著中山装,左胸襟还别有会章。 刘志坚先生保存的照片顶部还有中国国乐团字样;他进而回忆道:“每次演出,会员都着中山庄,佩带会章,上面是蓝底白字——大同乐会。重庆大同乐会成员左胸襟配戴规格统一的蓝底白字会章,也是秉承了上海大同乐会的做法。我父亲许如辉提到郑觐文时代上海嵩山路36号门口,大同乐会的牌匾也是蓝底白字,材质为扩瓷,竖着、挂在临街车水马龙铁门的边上。除了配带会章外,大同乐会每次演出,必奏或必唱《大同之声》,如重庆国泰戏院和文化会堂,就多次响起电影明星胡蝶引昂高歌:“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大同乐会的不同凡响,还不仅在穿中山装演奏这件事上,借用陈丹青词创“民国的那些范儿”,它就是民国音乐的范儿。大同乐会与民国高层千丝万缕的关联之余,为什么成了民国音乐的重镇和旗舰,因时下分身无术,待今年6月加拿大举办《许如辉百年音乐会》后,我会藉我父亲的回忆和民国档案文献,抓紧整理出书,在中国以外地区出版,书名将是《许如辉与大同乐会》。
(2012-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