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之歌》是谁作词,谱曲的? 为什么后来不唱了?
春藤之家 萝林音乐图书馆 2013-5-19 转载
1949年6月我老家浙江宁波解放,那时,我正上高中,喜欢唱歌,因此很关心共产党来了唱些什么歌.发现解放军带来的新歌真不少,有解放区创作歌曲, 战地创作歌曲,还有陕北民歌,格调和技法同原来熟悉的歌(即现在称为四十年代流行歌曲的)大不一样,总的感觉是比较土,因之唱过就算.但有一首名为<毛泽东之歌>的却大受我们学生的欢迎.那是一首创作歌曲,以”密云,海洋,海燕,暴风雨”为背景开篇,音乐语言丰富, 气势非凡:
《毛泽东之歌》(注)
密云笼罩著海洋,海燕呼唤暴风雨。
你是最勇敢的一个,不管黑夜无边,夜雾茫茫。
从不停息你战斗的号召,
从不收起你坚强的翅膀。
在南方,在北方,
从中原,到边疆,
你响亮的声音,鼓励著斗争中的人民,
温暖著受难者的心。
你是光明的象征, 你是胜利的旗帜,
敬爱的毛泽东同志,我们生活在您的年代,
学著您的榜样,撑著您的火炬,
走向自由幸福的新世界。
每当学校里,市里开大会,游行活动,此歌每会必唱,风头大大盖过陕北唢呐曲改编的<东方红>.爱唱这首歌不能说是由于政治挂帅,什么热爱领袖之类的高调,而是因为它曲调优美,开朗,舒畅, 具有西方风格,(当时从报上知道在北京学习的外国留学生也爱唱).但进入大学后,政治运动一个接一个,这首<毛泽东之歌>从此就不见了.
很快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很多老歌都被重新唱起来,就是没听到这首<毛泽东之歌>,难道歌词有问题?好象不是.我现在很想知道这首歌是谁作词,谱曲的,为什么后来不唱了?有谁能告诉我吗?
本文来自: 萝林音乐图书馆·Lorein Music Library (http://forum.lorein.cn/), 详细文章参考:http://forum.lorein.cn/viewthread.php?tid=27549&highlight=
----------
跟贴:
1,我来抢答。(其实,若果是两星期之前,我还回答不了。)
《毛泽东之歌》,张春桥作词,卢肃作曲,写于1941年的七一以前。 “为什么后来不唱了?” 简单说来,1951年3月“整顿”掉了。
50年代初,周巍峙有篇《略谈歌颂毛主席的歌曲创作》,发表在《人民文艺》第八十七期,又刊登在1951年2月11日《人民日报》。音乐家周巍峙,当过文化部艺术局局长、副部长,发表这篇文章时,我想大概是主管音乐工作的头。
周巍峙的文章说:“…我们的诗人和音乐家也写了不少歌颂毛主席的歌曲,这些歌曲有的已在广大群众中流行。但在歌颂毛主席的歌曲当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应该严肃地认真地加以考虑。我看了二十几个歌颂毛主席的歌曲,有的是群众自己的创作,在这些歌曲里最常见的词句是 " 大救星 " 、 " 恩人 " 、 " 像爹娘 " ,或者 " 北斗星 " 、 " 帮助咱们把身翻 " 、 " 跟着他 " ,以及 " 饮水要思源 " 等等,仅仅有少数歌子提到人民的力量。… …可惜,我们的某些歌曲却存在着很不少的缺点。如由张春桥作词,卢肃作曲的 " 毛泽东之歌 " 。词中虽也着重说明了毛主席刚毅的战斗精神,以及他在革命中的领导作用,但他所选取的形象是暴风雨中的 " 海燕 " ,是 " 黑暗无边,夜雾茫茫 " 。对伟大领袖与迅速发展的人民力量缺乏有力的描绘。加上曲调过于平淡,情感沉郁,特别是:(曲谱图)则更带有感伤的成份。有人认为它的情调受了宗教赞美诗的影响,这不是没有原因的。虽然这个歌曲是十年前的创作,在新解放的城市中,也曾为一部分青年知识分子所欢迎,但从整个思想情感来看,却和现在人民的距离很远了。…”
1951年3月11日《人民日报》刊登了张春桥的回应,张春桥说:“…我完全同意他(周巍峙)对我和卢肃同志合作的《毛泽东之歌》的意见。他所指出的许多缺点,是一九四一年 " 七一 " 前写成这个作品时我们就感到了的。一九四三年整风时,我对这支歌曲也曾进行检讨,和巍峙同志这篇文章的意见基本上也是一致的。经过整整十年,每当听到人们还在唱这支歌时,内心实在不安,它成了我的一个精神负担,并且一天比一天沉重。……我想,现在人们还在唱它,并不是因为它好,而是迫切需要一支歌来表达对领袖的敬爱。…… 这支歌人民广播器材厂曾灌过唱片,为了不使它再推广,我已请人民广播器材厂停止发行。”
末尾,《人民日报》有编者按:
“编者按:这个歌曲,除人民广播器材厂停止发行外,各地广播电台应即停止播送。”
于是,1951年3月之后,这支歌就不唱、不播了,听不到了。
常常有“整顿….”、“整顿…..”,周巍峙那篇文章,我今天看来,是新中国成立后对音乐领域歌颂领袖作品的一次筛选、整顿。“点名”很多支歌,点的第一支,是张春桥卢肃的《毛泽东之歌》。
这里的张春桥,就是那个后来的“四人帮”排名第二的张春桥。不过,50年代初停止唱这支歌,自然不是预见到此人日后要成“四人帮”。
这支歌,现在要听到演唱版,恐怕是机会渺茫。不过,哪位真要是能发现一张“人民广播器材厂曾灌过唱片”的78转黑胶,奉劝不必荒忙“砸烂”啊。
50年代初,这支歌我唱过听过n遍。如今我的“音容安在”编号已编到300多号,就是没有记起过这支歌。十多天前,7月9号,网友hbg1934兄email给我他50年代初最喜欢唱的两支歌的歌谱,其中一支就是这《毛泽东之歌》,看到歌谱,我这才想起来,才晓得歌名。
不想,过不多久,常春藤说起这支歌,真是无巧不成书。
所以我前面说,现在我可以抢答,而两星期前,我不能回答,——我是7月9号才收到的歌谱呀,而《人民日报》周巍峙、张春桥那些材料,则是网上搜来。
抢答完毕。
评委说:“回答超时,不得分。”
-----
2,有理有据,看来leozhou兄是有备而来啊!
看了这故事我感慨良多,在此省去一万字,不是耍滑头。
-----
3,7月9日,有人寄我《毛泽东之歌》歌谱,假如比喻是“枪”;7月19日,有人就《毛泽东之歌》发问。撞到我枪口上了。周巍峙、张春桥,从网上搜来
--------
4,”毛泽东之歌”的词曲作者是谁,为什么后来不唱了?贴上只两天
,leozhou网友即来了解答:”此歌是后来成为四人帮骨干的张春桥写的,此歌是在思想改造运动中被刷下的”.这让我弄清了长期来想弄清的问题.非常感谢leozhou网友的指教!也提高了我往熊猫网继续写贴子的兴趣,看来我不少问题可以依靠网友一个个的搞清了.
我在写那个贴子时心里已有估计,”<毛泽东之歌>是被思想改造运动刷掉的”.答案果然如此.leozhou网友告诉我此歌为”左”将张春桥所写也不算意外.有趣的是后人对那场思想改造运动基本定论是”知识界左的开始”,没想到这场”左”竟也让”左”将张春桥挨了鞭子,真是”大水冲倒龙王庙”. 我对那首<毛泽东之歌>基本看法是:歌词和曲调还是不错的,以”海燕”,”暴风雨”开头等不能说格调不高,八十年代后重新恢复唱起来的<你是灯塔>的开头也是”黎明前的黑夜”, 曲调还是流畅的, 说它有宗教音乐味道,那也不失其庄重,都不应是打下去的理由.当是的文艺界领导周巍峙先生把它处理下去就正象把<你是灯塔>处理下去一样,我认为是”左”了.要是张春桥后来不倒,这首歌肯定会象<你是灯塔>一样能恢复唱的.毛病出在于张春桥这家伙没有从被挨了”左”棍后认真思考:”对<毛泽东之歌>处理掉是”左”了?还是右了?”,却采取”你左,我比你更左”,他后来,担任上海市委文教书记期间,棍子乱飞,直发展到”迎合毛泽东,投靠江青”,特别在文革中在摸清毛泽东全面夺权意图后,把上海市改名为”上海人民公社”,这连毛泽东也吃不消,最后走向反面.因此我的看法是:”即使那首<毛泽东之歌>还算不错,也没有再唱它的价值”.这如同对待汪精卫当年刺杀摄政王时的<绝命诗>一样,那首诗的确不错,孙中山革命成功后传颂一时.但后来汪成了首屈一指的汉奸,没有必要再去朗诵它一样.因此我对<毛泽东之歌>的追寻就到此为止.再次感谢leozhou网友的指教,并盼望各位网友发表高见. ---------
5,还是两位前辈能够点评到位! 我没听过这首歌,只对词说点粗浅的看法再瞎联想一通。
有一点觉得有意思,“密云笼罩著海洋,海燕呼唤暴风雨。”这样的就是西方的,宗教式的。而“东方红,太阳升”则是东方的,民间的,犹如黄油面包和豆浆油条那样东西分明,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反差呢。我想一来在中国内陆比例大,见过海的本就不多,而海燕也是西方诗里出现的,所以觉得是西化的吧。而宗教式的特征,比如基督教就喜欢强调庄严和神圣,也就喜欢先抑后扬先说黑暗的东西,再写黑暗中的光明力量,而东方的,就必须一开始就亮堂堂,不得有任何负面信息,也就是不吉利的话,这种创作理念至今也是主导的,谁让我们那么爱问创作居心呢?再看看这类歌曲创作者的经历,不能说具有宗教式的信仰或者东方式的崇拜,就是忠心或者心怀叵测,只能说明两者并没有正或负的关系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