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 | 纪念专辑 | 许如辉研究 | 大同乐会 | 民族器乐 | 流行歌曲 | 电影戏剧 | 戏曲音乐 | 作品年谱 | 学人学界 | 文霞专栏 | 著作权 | 许如辉戏曲音乐冤案 | 作品赏析 |交流论坛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居农:核心期刊“版面费”真相
2/29/2008 点击数:1299

高校论文大跃进 核心期刊“版面费”真相

(作者:南方周末记者 居浓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王婧 发自武汉、广州)

 

在高校里,此类广告司空见惯 王婧/摄

 

此页由我摘。要想发论文?留下买“路”财!

 

  巨大需求催生“论文中介”


想评职称吗?要发表论文----最好在核心期刊上。

   想发论文吗?请交版面费。

   在高校里,在学术界,这已是个公开的秘密,或者是中国式的潜规则。否则,那些“论文中介”也不可能应运而生。如果你把轿车停在大学门口,可能会有雪片一样的名片塞进车窗----“想发表论文吗?期刊中介为你排忧解难!”而在“百度”上搜索,论文代理商的名字成百上千。

   在一个“论文咨讯网”的主页,标明代理五十多家期刊的论文发表,范围涉及医学、哲学、经济学、教育等学科,还详细介绍了各个期刊的级别、主要内容,甚至包括投稿流程,其专业化程度让人咋舌。

   南方周末记者以一名要发表论文的研究生的身份,与该代理商王先生取得了联系。他提供了一个发表论文的“价目表”,而这也是业内的平均报价----

     省级刊物,22002500字, 版面费600900元;

     国家级刊物,23002800字,版面费9001500元;

     核心刊物,6000字以内,450018000元。

   “这已经算低了,是有关系才能拿到的。否则,想在一些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花钱也不一定能办到。”王先生强调。

   甘肃某大学的四年级学生小林,是比王先生低一个级别的学生代理。尽管不是很“专业”,但有时一天内会有二十几个人找他代发论文,他从中可以提取10%的版面费作为酬劳。在小林手头,掌握着许多重要“资源”----包括全国76种知名刊物、杂志编辑的QQ、手机、邮箱等联系方式,以及1070多家论文期刊的合作资源。而在小林的电脑中,存放可供各类期刊发表的“原创”论文1000余篇,他从来不看内容----“都是从网上抄的”。这个灰色产业公开卖版面不说,甚至提供从写到发的“一条龙”服务。“只要中国靠论文数量认定一个人的学术水平的制度不改变,这个业务就有前景。”对自己所从事的灰色职业,一个论文代理商说。


   高校论文“大跃进”


   自1980年代末开始,以论文数量、等级为指标的学术成果考核方式在高等院校推行,最初面向教师。1990年代中期,针对研究生的论文考核方式开始施行,如果你毕业前不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很难拿到学位证。而论文的多少、刊物的级别,各个高校都有自己的一系列规定。有些规定甚至非常强硬---- 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邓晓芒,1999年因不满校方要求研究生必须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否则就无法取得答辩资格的规定,曾愤然辞去“博导”。

   “中国以极快的速度,从高等教育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一位教育界专家说。据国家教育部统计中心的数字显示,到20079月,在读研究生(包括非定向、定向委培、在职和工程硕士)已超过165万人。而大量教师、学生发表论文的需求,直接推动了学术刊物如火如荼地收取版面费。

   事实上,无论是中国的“学位条例”还是教育部有关规定,都没有研究生发表论文的具体规定;国务院学位办也从来没有过这样的要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高校对论文的“需求”似乎在变本加厉----比如很多名校奖学金的评定,就要依托论文。如果是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分数就会比较高。


   地处湖北荆州某大学的叶峰,深切地感受到了这场战争的残酷:“我们学校不论是入党还是评奖学金,论文都可以加分。一学期发两篇论文的学生,无条件拿一等奖学金。”于是,他决定把自己辛苦写了一年的关于“伤痕文学”的论文拿出去发表。稿件在一天后就得到了《××××文学论坛》的编辑的回复:“尊稿《海外作家看文革》通过初审,拟刊用。如果您有意在我刊发表,请付500元版面费。”叶峰是第一次听说“版面费”,身边的老师和同学用很奇怪的眼神看着他:“你不会才知道吧?”

   而中国数百万等待评定和晋升职称的人,同样“培育”了版面费的市场。除了高校之外,科研、卫生、出版系统都逃不出这个中国式的规定。有人戏言,如果陈景润生在今天,一定评不上教授----他曾在十年内没有发表过一篇论文,而其最重要的论文也是发表在《中国科学》的英文版上。


   生存之道


   “对于收版面费,我们本身也很无奈。”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一家核心期刊的主编邱阳称。

   这位已经供职多年的主编披露,他所在的期刊原来是由政府划拨经费,衣食无忧。但由于出版单位全部实行了“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杂志社的一切开销均须自负盈亏,同时主管部门还给杂志下达了每年50万元的“创收任务”---- 这让他不得不想方设法赚钱。

   与市场化媒体不同,学术期刊的发行量并不大,即使邱阳带领编辑们“跳起来摘桃子”,发行量也只有6000份左右。“这还算是好的,中国很多学术期刊发行量只有1000份左右。”他说。

   在向许多同行“取经”后,邱阳开始了一系列改革:加收版面费、协办费,以及通过广告宣传来完成创收任务。

   杂志开始不断扩版---- 开始是60多页,后来扩到80多页还不够用,现在扩到了120多页。而刊物封面和内芯采用高质量纸张。“这能体现刊物的档次,有利于做广告宣传。”邱阳说。

   为更好创收,邱阳确定了一个原则:精品文章不收费,普通文章收费。一方面,为保持“核心”,编辑部在每期的头几篇文章上下工夫,“不惜花重金邀请知名学者、教授写稿。因为他们的文章被引用和转载的概率也比较大”。这种做法被一位知名专家所证实: “作为导师,有的时候我要帮助学生推荐一些论文发表,我推荐的论文从来不收版面费的。但我推荐论文的同时,他们要我自己再写一篇发在他们的期刊上。”

   2007年,邱阳的杂志一个页码收500元版面费,今年提高到了1000元。他的解释是,提价是由市场决定的。但是等着发文章的人还是在增加,核心期刊不能眼看着到手的钱不挣,于是就应运而生了多种生财之道---- 一些期刊经常会隔三差五地出个“增刊”,赚上一笔;还有诸如AB刊、缩小字号,变相增加版面等行为。

   而为了发文章,小到教师个人,大到院系、学校都绞尽脑汁,办法也层出不穷:

   比如,由院校领导出面,付给核心期刊或本校学报协办费,期刊就要为这所学校留出几篇文章的版面,为师生创造发稿权;再如打着科研出版经费的名目拨一些资金在某期刊上开个专栏,这个钱要比版面费高出几倍;学校或者院系还会请一些权威期刊的主编、副主编或者说了算的编辑到学校作报告,以付邀请费和报告费的方式来拉拢核心期刊社的主编、编辑们……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院长任剑涛认为:“当政府以市场导向将报纸杂志一股脑地推出去的时候,就注定了本来应该由政府局部供养的真正的学术杂志命运多舛的未来。于是,鱼龙混杂的‘学术’杂志几乎都开始了学术创收,将杂志当作营利工具,并以所谓生存的名义为自己赢得辩护理由和同情声音。”

   地处湖北荆州某大学的叶峰,深切地感受到了这场战争的残酷:“我们学校不论是入党还是评奖学金,论文都可以加分。一学期发两篇论文的学生,无条件拿一等奖学金。”于是,他决定把自己辛苦写了一年的关于“伤痕文学”的论文拿出去发表。稿件在一天后就得到了《××××文学论坛》的编辑的回复:“尊稿《海外作家看文革》通过初审,拟刊用。如果您有意在我刊发表,请付500元版面费。”叶峰是第一次听说“版面费”,身边的老师和同学用很奇怪的眼神看着他:“你不会才知道吧?”

   而中国数百万等待评定和晋升职称的人,同样“培育”了版面费的市场。除了高校之外,科研、卫生、出版系统都逃不出这个中国式的规定。有人戏言,如果陈景润生在今天,一定评不上教授----他曾在十年内没有发表过一篇论文,而其最重要的论文也是发表在《中国科学》的英文版上。


   生存之道


   “对于收版面费,我们本身也很无奈。”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一家核心期刊的主编邱阳称。

   这位已经供职多年的主编披露,他所在的期刊原来是由政府划拨经费,衣食无忧。但由于出版单位全部实行了“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杂志社的一切开销均须自负盈亏,同时主管部门还给杂志下达了每年50万元的“创收任务”---- 这让他不得不想方设法赚钱。

   与市场化媒体不同,学术期刊的发行量并不大,即使邱阳带领编辑们“跳起来摘桃子”,发行量也只有6000份左右。“这还算是好的,中国很多学术期刊发行量只有1000份左右。”他说。

   在向许多同行“取经”后,邱阳开始了一系列改革:加收版面费、协办费,以及通过广告宣传来完成创收任务。

   杂志开始不断扩版---- 开始是60多页,后来扩到80多页还不够用,现在扩到了120多页。而刊物封面和内芯采用高质量纸张。“这能体现刊物的档次,有利于做广告宣传。”邱阳说。

   为更好创收,邱阳确定了一个原则:精品文章不收费,普通文章收费。一方面,为保持“核心”,编辑部在每期的头几篇文章上下工夫,“不惜花重金邀请知名学者、教授写稿。因为他们的文章被引用和转载的概率也比较大”。这种做法被一位知名专家所证实: “作为导师,有的时候我要帮助学生推荐一些论文发表,我推荐的论文从来不收版面费的。但我推荐论文的同时,他们要我自己再写一篇发在他们的期刊上。

   2007年,邱阳的杂志一个页码收500元版面费,今年提高到了1000元。他的解释是,提价是由市场决定的。但是等着发文章的人还是在增加,核心期刊不能眼看着到手的钱不挣,于是就应运而生了多种生财之道---- 一些期刊经常会隔三差五地出个“增刊”,赚上一笔;还有诸如AB刊、缩小字号,变相增加版面等行为。

   而为了发文章,小到教师个人,大到院系、学校都绞尽脑汁,办法也层出不穷:


   比如,由院校领导出面,付给核心期刊或本校学报协办费,期刊就要为这所学校留出几篇文章的版面,为师生创造发稿权;再如打着科研出版经费的名目拨一些资金在某期刊上开个专栏,这个钱要比版面费高出几倍;学校或者院系还会请一些权威期刊的主编、副主编或者说了算的编辑到学校作报告,以付邀请费和报告费的方式来拉拢核心期刊社的主编、编辑们……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院长任剑涛认为:“当政府以市场导向将报纸杂志一股脑地推出去的时候,就注定了本来应该由政府局部供养的真正的学术杂志命运多舛的未来。于是,鱼龙混杂的‘学术’杂志几乎都开始了学术创收,将杂志当作营利工具,并以所谓生存的名义为自己赢得辩护理由和同情声音。”

   [搜狐网] 转自[南方周末],2008-2-28

 

 
rolex watches, replica watches, rolex, Omega Watches , Cartier Watches, Breitling Watches, Chanel Watches
rolex watches, replica watches, rolex, fake watch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