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豫剧《程婴救孤》
(许文霞)
………………
(豫剧《程婴救孤》“赵武真相大白”)
近闻古老豫剧《程婴救孤》即将搬上银幕,不由心中大喜。
我是去年(2007)在上海电视“戏剧频道”上看的豫剧《程婴救孤》,太震撼了,至今挥之不去。现在很少有让人涕流满面看完的戏剧,剧场懒得去,电视一看就转台,豫剧《程婴救孤》则不然,让人欲罢不能,有看两遍以上的愿望。 豫剧《程婴救孤》表演好,音乐美,剧情充满戏剧张力。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首先河南豫剧团选对了剧本,从中国十大悲剧之一选剧,改编上演、无疑已是成功的一半。殊不知,有不少剧团是剧本没有挑好,就仓促上阵,随后便稀里哗啦败下阵来,连剧名都不被记住,真是劳民伤财,雁过无迹。
表演好。豫剧《程婴救孤》大多数角儿身手不凡,程婴、公主、宫女、赵武……,“唱念做打俱佳,文武昆乱不挡”,整出戏有京剧的架势,但比京剧柔美。豫剧的表演不是甩甩水袖,跑几个圆场唬弄人的,武功非常扎实,花俏,真让人小看不得!相比之下,越剧、沪剧、评剧等,以唱取胜,基本没有武生, 武旦这种行挡, 只能算是文场戏种。
音乐美。如果说,矛盾冲突,高潮叠出,够成了一出戏的戏胆; 那么音乐就是烘托一出戏不断走向冲突和高潮的灵魂。许多戏曲导演不明箇中奥妙,不注重音乐渲染,不让作曲家潇洒发挥,这样的戏,是好看不到哪儿去的。此外,也很难想象,音乐不美,没有悦耳的唱段流传下来,一出戏能真正在历史上站住脚跟?豫剧《穆桂英挂帅》音乐是极为人熟悉的,《程婴救孤》虽以老生为主,唱段亦很优美动听,观众听音赏曲,完全能踩准河南方言为基调的豫剧调式的承转起合。全场音乐更是不单薄,贯穿全剧,一气呵成,苍凉激越,突显了中原大地磅礴之气,声声撞击着听众的心头……。如果说中国有剧种360余,那么几十年来豫剧音乐的成功,明显立于(360余剧种)革新前端,值得研究,大书特书。
“听评书掉泪,替古人担忧”,《程婴救孤》扣人心弦,戏剧张力,也不用多说了,历代评论文章数以万计。而最令人唏嘘不已的情节是,为了保护赵氏后人,程婴舍己骨肉而救皇孤(赵武),任人唾骂、忍辱负重十余年,看客满以为苦尽甘来,程婴从此过上颐养天年的好日子,谁料到最后一刻仍死于屠岸贾刀下,实让观众伤心不已,很不能接受,也詮释了“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的千古命题,奠定了《程婴救孤》在中国戏剧史上不朽的悲剧地位。
豫剧《程婴救孤》的舞台设计也很有特色,一个舞台,分两层表演,虚实结合,甚至让阴阳两隔的人物程婴妻,宫女,韩将军等,分别出场对话(对唱),以勾勒出正、反人物的心理活动,也使戏曲擅长以唱揭示人物心理活动变得形象化起来。
有待改进之处是,程婴与公孙杵臼诀别这场戏可精减些,一位准备舍子,一位准备舍己,情节显然是很悲壮的,因唱词有些重复,使观众走神,中断了急切了解剧情发展的盼望。
《程婴救孤》,又名《赵氏孤儿》、《舍孤救孤》,四十年前京剧界马连良,近年越剧界赵志刚都演过程婴。
豫剧有一种天然优势,它的声腔属于吴语体系,也即发声为国语范围,一般人听得懂在唱些什么,极易走向全国。如今豫剧《程婴救孤》跨过电视,直接朝大银幕跃去,势必让豫剧的传播,“麻雀变凤凰”,更上枝头。从这点来看,有关文化领导是有魄力的,也是当代豫剧之福!
谁说地方戏走不出地方?豫剧在它的家乡河南根深叶茂,深受当地民众喜爱;我作为南方人,也同样痴迷;像我这样南方人爱河南豫剧的还真不少,我的老乡毛时安(上海文艺评论家),观摩戏剧两千余,散场后一般不唱赞歌,相反心情郁闷得不得了,写了一篇《现在的戏剧怎么这么难看》,得了全国戏评大奖。毛时安看了豫剧《程婴救孤》后,一扫愁云,赞不绝口;他还是豫剧《程婴救孤》走入上海舞台的引进者之一呢。
期待豫剧电影《程婴救孤》早日问世!
(2008-03-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