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花一现的戏歌
——兼论严凤英许如辉周大风袁一灵等对戏歌的贡献
(无 名)
……………………
前一阵子,北京刮了一阵“戏歌”热,孟广禄、李维康等出彩的演唱,确也打动了很多观众的心弦,后来却沉寂了。上海似乎也有人唱过,我若是记忆不错的话,可能是滑嵇演员计一彪唱的,节奏像上海版的“天津快板”,颇有几分新意,电视里播放了几次,也沉寂了!后继无歌!“戏歌”的兴起到没落,只能用昙花一现来形容。
再追溯到稍远的时空,发现“戏歌”也不是什么新发明。
自从严凤英一曲《天仙配》清新优美的演唱,犹如一阵旋风,将黄梅戏的旋律一下子传遍响遍大江南北。在香港,“邵氏影业”等众多制片商拍了不少片子,也采用了许多黄梅戏的旋律的歌,作为电影插曲,只是少了些安庆腔,多了些流行歌曲的元素,被人称之谓“黄梅歌”!不管安徽老乡认不认账,“黄梅歌”一直唱到现在还在唱。在台湾也然,他们将《梁祝》改成台湾“黄梅戏歌”剧,前两年《梁祝》黄梅戏歌原创人员,还以《梁祝四十》名义作纪念演出,依然盛况空前!据称台湾流行乐坛一代歌后邓丽君,初出道,也是从一次“黄梅戏歌”比赛中小荷初露尖尖角,脱颖而出。传至当代歌星卓依婷,她的“黄梅戏小调”CD专辑还可热卖!可见“戏歌”的生命力还是颇为旺盛的!
在上海,已往有没有出现过“戏歌”这种文艺形式?以我个人鄙见,不仅有,而且还有相当长一段历史呢!“上海说唱”从广义上讲,可不可以算上海戏歌?将“上海说唱”归类於曲艺一族也很牵强。它不像北方的曲艺有定型的曲牌。与吴语哝哝的苏州弹词也有所不同,弹词演唱像是长篇叙事诗,《再生缘》《天雨花》《果报录》都是弹词作品……更是源远流长。而《上海说唱》早期是短小精杆,针贬时政,犹如信口开河式的居多。解放前夕有个“小快乐”滑嵇艺人,一曲大骂米蛀虫囤积居奇,祸害百姓的说唱曾在上海大街小巷广泛传唱。之后,袁一灵的《金陵塔》更令人百听不厌,《金陵塔》的演唱倒是有点像现代流行歌曲。那些“绕口令”像不像黑人音乐家唱的美国“绕口令”?计一彪演唱的那首沪语戏歌,可不可以说是《金陵塔》演唱的延伸和发展?“上海说唱”传至黄永生一辈,走的是短篇小说式的叙事路子,反而路走窄了,至今已处於十分尴尬的境地,濒临断代了。如果将“叙事”改成“抒情”,又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
港澳有粤语歌,台湾有闽南语的台语歌。都在世界华人区中广为传唱,经久不衰。为什么沪语歌就无法流传呢?上海人的足迹遍於全中国、全世界,难道上海话比广东话、福建话还难让人听得懂吗?现在无论到新加坡,到台湾,一听你是上海人,还是令人刮目相看,蛮吃香的呢?为什么沪语歌就不易普及?
问题又回到了原处:尽可以与流行歌曲分庭抗礼的戏歌,为什么昙花一现之后,又处於一片寂寥阑珊,不见余波涟漪呢?
且不说徽调昆曲、西皮二黄,以分布全国各地的采茶、花鼓、滩簧戏系统的戏曲而言,它们的形成无一不是从民间小调、秧歌号子、渔鼓挽歌、吹打丝弦发展而来,如今戏歌形式的出现,只不过是一种戏曲回归的现象而已!非常自然,非常合乎艺术的规律!它应该有其强大的生命力!
再举一个例子!沪剧有出名剧《罗汉钱》,它真正的作曲是许如辉。他是中国流行歌曲的先驱者之一。解放前,曾为几十部有声电影写过配乐和插曲。又谱写过《寒夜闻柝》、《新胡笳十八拍》这些优秀的民族音乐协奏曲,对江南丝竹名曲《春江花月夜》(又名《浔阳夜月》)、古谱琵琶曲《十面埋伏》娴熟於胸,弹奏自如。国共重庆会谈时,还曾当着毛主席、蒋介石的面,亲自演奏。其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素养,可以当之无愧说是无人企及的!他在为沪剧《罗汉钱》作曲时,采用了大量江南民间音乐小调。最脍炙人口的便是“燕燕说媒”的“紫竹调”。这段“紫竹调”不仅被改编成各式各样器乐曲,五十多年来,一直能在不同场合听到演唱,唱的也是上海大白话,不是上海人,听了也亲切!《罗汉钱》的谱曲成功,为随后沪剧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啥咕啥佬啥咕啥”的沪剧音乐变得无比多姿多彩!
这个例子说明“戏歌”可以成为为广大群众所喜见乐闻的通俗音乐形式。而且是中国式的易於流行的通俗音乐!或许有人会说,这种土里土气的村歌俚曲,怎么能登上西方主流社会乐坛?怎么与世界接轨?怎么能与意大利普契尼歌剧和百老汇韦帕的音乐剧相提并论?更不用说与当红歌星麦当娜、小甜甜布莱妮相比喽!须知美国闻名全球的爵士乐的原创者,也是一群最底层的草根人物黑人!是他们在田间陌上开始哼唱起来的!沉重的劳役,压得奴隶们心里充满了抑郁之气,难以宣泄,於是以歌代诉,诉说着黑奴心中的怨忿与无奈。疯行全球的西方流行音乐本就起源於草根!同样,以越剧音乐为基调的《梁祝小提琴协奏曲》、以及吴语哝哝的《茉莉花》,不也是已经回响在西方古典音乐殿堂“维也纳金色大厅”的金璧辉煌之中,绕梁三匝,掌声不绝於耳了吗?要与世界接轨,要在世界艺林占有应有的一席之地,非具有民族性的内涵和意韵不可!
因此,当时提倡“戏歌”的有识之士,出发点毋庸置疑是正确的!为什么不能持之以恒朝这个方向继续走下去呢?理由其实只有一条:宣传推广的力度不够!领导的支持和扶植的力度不够!我们可以一掷数百万搞一个不伦不类的音乐剧,演了几场就偃旗息鼓,不顾观众感受如何,只要个别人感到爽就好了。却不肯几个小钱、化些许力气去做一些实实在在扶植一下民族艺术的工作,这样引领潮流,让人真要浩叹,仰天长啸而徒呼奈何了!再看看小沈阳红红火火全国走透透,不能不佩服央视春晚导演和领导的魄力和远见卓识!
中国各地方的戏曲艺术,蕴藏了多少无穷无尽的民族音乐元素,它是取之不尽的宝库啊!不仅是东北吉剧的老根二人转、陕西的信天游;江南的丝竹、燕赵的梆子、岭南的粤曲、川江的号子、芜湖的拉魂腔、苏北的小调、以及楚歌湘曲……政府就化些小钱,用点心思,在独占春色的银屏上、广播里,让出一小块立足之锥作为草根文化的容身之地,那才是功在千秋的无量功德呢!我想中国的纳税人很少有人会投反对票的!
关健在政策,关健在领导!关健在有权分配国家所拨巨额经费资源的领导!在现阶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这还是一条适用於文化市场运作,促成文化事业兴衰的核心所在!
让我们的“戏歌”再响亮地唱起来吧!包括有海派艺术特色的沪语歌、越语歌、吴语歌!就像周大风前辈的“采茶歌”,许如辉前辈的“紫竹调”,毛主席诗词评弹歌“蝶恋花”、郑板桥的“道情歌”,小苏卅的“茉莉花”……什么时侯能唱响在上海的金色大厅里呢?这应该算不上是奢望吧!
,2009-3-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