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听过许如辉《寒夜闻柝》乐曲?
琉璃锺
《寒夜闻柝》是作曲家许如辉在1939年作的民乐合奏曲,全曲分静思、忆音、诉情、郁怀、默祷、闻柝、意音、晚霞八个部分,六个声部。演奏的乐器有新笛, 笙, 二胡, 大胡, 扬琴, 琵琶等。
上个世纪40年代,《寒夜闻柝》是重庆大同乐会的保留曲目,收入重庆《中央大学白雪国乐团曲选》,直至50年代,《寒夜闻柝》依然在重庆地区演奏着。
正如许如辉所说,"关于《寒夜闻柝》一曲的乐曲内容, 祗能由听众的感受中来加深理解, 顾名思义, 听众的境遇不同, 必然有不同的理解. 例如"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就是贫富悬殊的体现. 那些满脑肥肠, 淫乱緋恻的夜生活者们, 他(她)们祇顾花天酒地的寻欢作乐, 哪能听到寒夜的柝声呢?"
柝就是打更人用的梆子,柝声就是打更人在击打梆子时发出的声音。这里说一下打更的历史:
打更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对于今天的现代人来说,大多只有在戏剧中可以看到由小丑扮演的更夫,白胡须,白鼻子,弯腰迈着缓慢地步伐,艰难地拿着木梆子,边打边走。今天钟表早已普遍进入人们的生活,活着的老年人,听到打更长大的人已经不多了,但我们可能还会对这个数千年对我国人民生活起着重大作用,并已经淘汰的行业感到有一些兴趣,旧时家里没有定时器,即使后来钟表输入了,昂贵的价格,也只有极少数人家才有,因而只有打更报时,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劳动带来的时间上的概念。
用更数表示时间的程序大致是这样的,当暮色苍茫的时候,打更人的梆声便在街头出现了,这是头更,照规定戍时初刻,即是下午七时,由这时起到寅时三刻,即清晨的四时二十分止的一段时间,共分五次鸣梆,每次打梆的响数不同,也就是共分五更,第五更又称尾更或散更,这时的梆声是密集而击,表示天快亮了,催促那些日出而作的人尤其是耕作的农民起床,我国勤劳的劳动者习惯于天没亮就起床,开始劳作的一天。至于三更正好是午夜,所以俗语叫半夜三更或三更半夜。
打更除了报时之外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防火和防盗,防止意外,有着巡逻的作用,提醒居民注意提高警愓,万一有事可以及时叫醒居民出来采取措施,保障民众的安全,旧时的打更人,一夜巡视几次,确实对社会治安起了很关键的作用。春秋时代鲁国击柝使它的邻国听闻而来相互保卫,这便是用打更声更进一步成为联防工具了。
至于打更的工具,《周礼》上说,"夕击柝以比之。"按辞海的解释是"夜行所击木也。"至于柝的形状如何,没有太大的定论,但大致是木制的发声的响器,和后来最普遍用的梆子相同。梆子,是一块结实木头制成,中间挖一条缝,用一根实心的木棒敲击发出梆梆声,在今天的戏剧中很多也作为主奏节奏的乐器使用,过去有些地方戏曲甚至用梆子作为代表性的名称和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南方的绍兴大板,越剧又称"的笃板‘等都是。梆子也有用竹筒制成,发出洞洞的声响,这些单调的声响都可以发至很远,另外也有用小锣配合,如"洞洞当"代表二更,"洞洞洞当"代表三更,余类推。
在战国的时候,用一种名叫"刁斗"打更,在《旧汉仪》指出:"夜漏起,宫门之外,卫士击刁斗,以传五夜,城皇之内,击木柝,呼备水火。"在《史记》中"刁斗"又用作军用炊器,:"刁斗以铜作鐎,受一斗,尽炊饭食,夜系以行。"因而可以说,战国时是用军用锅,白天煮饭,夜晚敲击打更。 而到了唐代改用了钟和鼓,《唐官百志》中说:"祠部长天文,漏刻分明,更以击钟为节,点以击鼓以节。" 当时把夜间划分为由"甲夜至戊夜"五夜,后来这个划分法发展为五更,那时间还在一更内又分为三点,五更共十五点,打鼓为更,打钟便为这一更的点数。
到宋代又有所改变,在《会要》中指出:"宋禁中有更点,在长春殿门外,更以鼓,点以钲", 也就是说,以钲代钟表示更,有关钲又有进一步解释,铙也,似铃,柄中上下通,执柄摇之,使以体相击为声。说明钲是用手摇的类似铃的响器,这应该是一种进步,钟比较大,是要挂在那里敲的,钲相对小而轻便,用手摇,可以随身携带着出更,边走边摇。
大家一定要问,打更人他们何以知道当时的时间,准确打更报时。一般他们用一种传统的计时方法,入夜先点上一柱香,当一柱香燃尽时便是头更,之后他们出外打更,转一圈再燃上另一柱香,自己倒头便睡,他们习惯,这一柱香快点完时便会醒来,再出去打一圈更,回来再燃一柱香,如此一直到天亮。这样的计时,并不是十分准确,但肯定差不了太多。
打更人习惯上称为打更佬, 文雅一些称作更夫,一般是职业的,由地方上的街坊,店家和地主等集资雇请,有的以月薪计算,也有并不以月薪计算,而是逢年过节由地方上凑一些钱或米粮打赏便算的,不够吃时便向街坊熟人乞讨过日。打更是分地区进行,按一定路线行进。由哪一街坊雇用就在这一地区打更巡逻。旧时打更人大多由年迈无家可归的孤苦老人担任,他们上了年纪失去了劳动力,只能用打更的微薄收入,惨淡度日,他们条件好一点的可以住在乡公所或祠堂的一角,有的只能栖身在破烂的庙宇里,无论凄风苦雨或酷暑严夏,按时打更巡夜,他们对当时的社会贡献是很大的。
说到此,其实我们今天的社会也有一种打更,往往在现在的街坊里,每晚也有一个干部有的骑着自行车或步行,手里摇着铃,高喊门户小心,有的干脆用录音机放送事先的录音:各家各户注意了,关好门窗,小心煤气,当心小偷,注意安全了。他们起了巡夜报时的作用,是不是现代的打更人呢。 最后顺便交代一下,孙中山的爸爸就是打更人,在新加坡南洋孙中山纪念馆陈列着孙中山的父亲孙达成打更用的用具^_^
[齐鲁文学]-西陆网
-----------------------------------
[相关阅读]
许文霞:谈乐曲《寒夜闻柝》
许文霞:喜闻《寒夜闻柝》在上海大场地区演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