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丝竹】
(长江口民俗文化)网
丝竹音乐民间称作江南丝竹。
演奏丝竹乐器的“丝竹班”,民间称为“清音班”或“清客班”。演奏用的乐器以二胡、笛子、琵琶为主,发音清雅、柔糯,故有清音之称。宝山地区广为流行的江南丝竹,具有“轻、柔、细”的艺术特点。旋律流畅,曲调优美,风格典雅,乡土气息浓厚。
丝竹班演奏活动与民俗活动密切相关。建国前,元宵、端午等传统节日,都举行庆祝;民间婚丧喜事活动频繁,这些都为丝竹班提供了表演的机会和场所。丝竹班大多活跃于农村和小集镇,参加者都为一些小手工业者或农民。他们白天上班,业余练习,闲时演出,把演奏作为一种娱乐。也有自愿结集为民间婚丧喜庆演奏效劳的,或尽义务,或只取一点酬金或纪念品。
丝竹音乐在室内外都可演奏,并有一定程式。在室内演奏称为“站堂”。在婚娶中,男方到女方接新娘,丝竹队伍也跟随而去,一路上边走边“行街”演奏,直到新娘家。当新娘接到男家时,丝竹班站在正厅的两只八仙桌旁,为宾客的到来演奏,表示欢迎。八仙桌上竖有龙凤花烛,为新郎新娘拜堂的演奏,高潮迭起,十分热闹。宝山民间丝竹班外出演奏时,乐器上都挂有龙凤彩头。彩头的造型:笛子为双龙抱珠或狮子滚绣球;笙为珍珠宝塔;琵琶为鲤鱼跳龙门;三弦为蝙蝠;二胡为蝴蝶(成双);奏琴为凤凰;小铃、即元为鸳鸯、孔雀。
宝山丝竹音乐演奏的曲目众多,除传统的江南丝竹名曲《春江花月夜》、《霓裳曲》、《叫花六板》、《湖上逍遥》和八十名曲中的《行街》、《三元》、《欢乐歌》以外,还有一些民间小调和戏曲曲牌如《快乐板》、《鸟夜啼》、《倒骑驴》等等。另外,四十年代流传在大场地区的乐曲《寒夜闻柝》(许如辉作曲,1939年重庆中央广播电台,曲谱藏于重庆和台湾)乐曲完整,以景抒情,以情感人,把一位古时屡试不第的老秀才郁郁不得志、仕途渺茫、默祷未来的心态刻划得淋漓尽致。
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是宝山丝竹音乐活跃期,相继建立了很多班子。建国后,丝竹班在群众文艺活动中和老年乐园中仍较活跃。据1986年统计资料,在宝山有影响而题名的丝竹班有32个,约330人。其中活动至今者有10个班子:罗南南周丝竹班,刘行广福泉乐堂,北陆丝竹班,周家女子丝竹班,顾村合兴堂丝竹班,彭浦老年乐园老年国乐社,庙行周巷国协丝竹班。历史最早的班社是成立于1911年的罗店乡光明村的“以六社”;班史最长的是1925年创立的大场新华民乐队(前身是“渡船桥义务国乐社”),至今已传到第四代。
丝竹音乐一般以笛子作为领奏乐器。
民间丝竹团、队简介
葑塘乡“藻溪吟月社”
葑塘乡(今祁连镇)“藻溪吟月社”是大场地区民间丝竹社团之一,1938年3月由陈行的张范行、周志明,三星村小孟介宅的孟鸣岐和周国栋等人创办。参加人数共十六人,他们经常聚集在陈行镇“正心堂药店”和“周一泰染坊”内交流、排演。
“藻溪吟月社”主要活动在刘行、大场、葑塘以及嘉定县南翔一带。创始人孟鸣岐识工尺谱,对丝竹音乐颇为熟悉,并能一边用鼻子吹笛一边在街上行走。该社还和葑塘乡五星村南陈生产队民间艺人、大场乡的“雅吟集”丝竹班以及联盟村的小陆家宅民间艺人进行丝竹艺术交流。
该社演奏的乐曲有《三六》、《行街》、《中花六板》、《欢乐歌》、《双蝴蝶》、《乌夜啼》等,还有《阴阳血》、《柳青娘》、《花六板》等短小的乐曲。他们经常在花轿迎亲、结婚典礼、寺庙迎神赛会、出灯庆祝等场合进行演出活动。演出时,社旗开路,旗上写着“响遏行云”几个大字。乐器上挂有龙凤彩头,气派不凡。1938年是“吟月社”演出最盛的时期,后来,因战争造成人员离散,加上乐器与彩饰的毁失,活动中断了一个时期。抗日战争胜利后,该社重新恢复活动。1950年又告停止。1986年5月后有零星的演奏活动。
罗店乡东曹王庙“以乐社”
罗店乡(今罗店镇)光明村东曹王庙(当时属江苏省)的“以乐社”是个民间丝竹乐队,成立于1911年,由朱秀馨、李耀祥、张明其等六人组成。当时由旅沪同乡会闸北陈坤记营造厂援助(陈坤泉是光明村人),买进全套丝竹乐器和苏绣龙凤彩头,珍珠排篮。他们热心为当地的喜庆婚事人家演奏,直到抗战开始才停止活动。
1939年,民间丝竹活动得到恢复,“以乐社”的第二代产生。由徐吉恒、金中行、严罗州、严洪其、严春奎、李志方等八位青年组成,他们为娶亲人家演奏,分文不取,深受群众的欢迎。此外,他们还学会了演唱苏滩、申曲。每逢“出会”、“庙会”等传统节目,“以乐社”经常登台献艺,他们的足迹还遍及罗泾、盛桥、月浦等地。
“以乐社”的第三代产生于1945年。由徐阎椿、徐建成、徐德成、徐逸成、朱敬中、胡镜鉴、朱宝成、谭凤飞等组成,在曹家宅张罗荣家的客堂里举行活动,演奏的曲目有《三六》、《乌夜啼》、《双蝴蝶》等。
“以乐社”的第四代产生于1947年,参加的人员有:钱建国、徐鼎成、王品高、申国勋、申福全等人。由于在演奏上没有前辈娴熟,故后来逐渐转向沪剧的演奏。
1950年“以乐社”部分人员参加了罗店镇“罗群业余文工团”,演出过沪剧《穷人恨》、《刘胡兰》(许如辉【水辉】作曲,1955年,沪剧)。参加过上海市国庆节游行活动。
大场乡“新华民乐队”
大场乡(今大场镇)“新华民乐队”是宝山县(今宝山区)业余国乐社中较有影响的一支丝竹乐队,在市、县地区的民间丝竹演出活动中,常有节目参加。
“新华民乐队”的前身是“渡船桥义务国乐社”。1925年由顾阿美、顾阿三组织成立,当时参加者有:浦根泉、吴鹤池、吴少池、蔡爱泉、蔡小毛、许路生、郑毛江、郑印章、王阿桥、浦长福、浦阿大、浦祥庆、浦泉发等十五人,活动地点在大场新华村张家宅。
“渡船桥义务国乐社”除了为民间结婚喜庆演奏外,还和当地的民俗活动(如庙会、舞龙灯、武术表演等)结合起来。国乐社在活动时,演奏者身穿华达呢衫、头戴大英帽,乐器上挂有“龙凤彩头”,并装有以干电池发光的珠泡,以社旗开路,行街演奏。
“渡船桥义务国乐社”经常活动在大场、彭浦、真如一带地区,被大家称为“跑客串”。他们演奏的曲目有:《行街》、《三六》、《小拜门》、《中花六板》等。抗战时期,活动有间歇,直至抗战胜利(1945年)才恢复正常。
1948年民间艺人须天宝先生参加该国乐社,并担任教师。他还聘请了上海市丝竹乐界琵琶手张仲翔(许如辉主理30年代【子夜乐会】,40年代重庆【大同乐会】重要会员) 。 1956年,上海市举办郊区文艺会演时,“渡船桥义务国乐社”演奏的丝竹乐《湖上消遥》(即归田歌),获演奏奖。1958年后,由于人员的分散,难以集中,此时,只是搞些零星的演奏。从1966年5月起,“渡船桥义务国乐社”处于全面停止的状态。
1978年冬,张根兴等人联络队友,招收新手,重新组建丝竹乐队,恢复了活动,并改名为“新华民乐队”。他们除演奏江南丝竹八大名曲和江南民间小曲外,还创作了《田野春风》、《歌舞升平》、《普天同庆》、《清平乐》四首乐曲。
彭浦乡青年国乐社
彭浦乡的塘南村和白遗桥村,地处走马塘。1946年11月,由村民孙林宝、程爱根发起,联络两个村的国乐爱好者,组织了“青年国乐社”。当时参加的人员有:陈根法、陈金根、陈有生、陈阿弟、陈旺根、陈妙根、陈生道、孙阿四、史文祥等十四人。闲时,他们常聚在白遗桥村大陈宅程爱根家,请孙林宝授技艺。演奏的曲目有《三六》、《行街》、《快六板》、《春天的快乐》(即“龙虎斗”)等。
当时的彭浦乡农民受中共地下党和山海工学团陶行知思想的影响较深。劳动之余,农民们经常邀请“青年国乐社”来这个地区演奏。“皮影调”是“青年国乐社”经常演奏的曲目。该曲由《长调》、《哭调》、《探子调》等曲牌组成。除了演奏丝竹曲外,还演唱《锄头舞歌》等革命歌曲。
每逢节庆或农家结婚活动,如元宵出灯、三月二十八江湾出会,端午节的大场划龙船等场合,“青年国乐社”都去演奏助兴。此类活动直至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才停止。
1986年5月,在彭浦乡老龄委员会和彭浦村民委员会的支持下,国乐社重新恢复活动,改名为“彭浦国乐社”。参加人员有骆桂根、刘聚林、刘俊祥、陈长根、陈金根、陈阿弟、陈根法、杨阿弟、夏仁忠、孙林宝、程爱根、陈旺根等十三人。他们购置了乐器,在彭浦老年乐园活动室定期进行活动。
八仙对鼓
《八仙对鼓》是明末清初在宝山地区盛行的一种庆典乐曲,一直在江湾、罗店、吴淞、大场一带民间流传,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过去,每逢春节或庙会期间,当地的吹鼓手总是汇集在一起,吹奏一番,助兴作乐;同时,在此欢乐场面中击鼓对赛,竟比高低,气氛十分热烈,吸引成群观众。当地百姓很喜欢这种形式,后来逐步发展到农家喜庆节日,总要邀请吹鼓手们热闹一番,讨个吉利,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乡风民俗。
八仙对鼓起源于何时?在宝山流行两种说法,但内容差不多,不过是先后而已。一是讲罗店申家楼有位姓申的人,考中了秀才,后到外地做了小官,十分欣喜,衣锦还乡,荣宗耀祖。传说,此时上级官员赐给他八面大鼓。申秀才一想单有八面大鼓显不出威风,于是他又做了八面彩旗,旗的上面绣上八仙过海,显示神通广大。申秀才回到罗店,旌旗招展,锣鼓喧天,八面大鼓咚咚作响,鼓的下面挂着五颜六色的八仙彩旗,熠熠发光,申秀才坐上大轿,煞是威风。罗店街上人山人海,参与这样热闹的场面,不禁羡慕万分。还有一种说法,讲明末清初月浦梅园油车北,有个名孙信平的秀才,在平江府当了官,回乡时平江府的一个县官派人送给他苏州造的八面大鼓和绣了八仙的彩匾。孙秀才回到月浦家乡,象出庙会一样地到月浦镇上打鼓吹奏兜了一圈,街上挤满了争看的人群,孙秀才扬眉吐气,深感做官回乡的威风。从此,许多有钱的人家就仿效去做,八仙对鼓就这样传开了,成为宝山的一种独特的乡音。
八仙对鼓也叫“头鼓”,“头鼓”经历了300多个春秋。宝山各地叫法有异:江湾地区称为“八拍对鼓”,月浦、罗店一带称为“八面威风”,并称演奏此曲牌的鼓手班为“三班鼓手”。“八仙对鼓”之名是从演奏形式的八只鼓和鼓围上的“八仙”而得名的。“八仙对鼓”由吹打曲联奏而成,包括“引子”、“五梅花”、“三幢叠”三部分。“引子”为G调,“五梅花”和“三幢叠”为D调,整个乐曲应用了夹吹夹打的形式。
据罗店乡“和合堂”鼓手班几位老艺人说:“八面威风”在民间已有很长历史了,一说它原是官府中的乐队,后来流传到民间。又说古时皇帝赐给状元外出巡视时鸣锣开道的乐队,演奏时非常威风,故称“八面威风”。罗店地区的鼓手班演奏“真三班”(每班16人左右)、“假三班”(12人左右),它以大小唢呐、笛子和打击乐器中的八只单面鼓为主,辅加小钹、板和击奏虚板的拍捅。演奏时,喇叭的高亢洪亮声,辅以清脆悦耳的笛子声,铿锵有力的击鼓声,交织融合,气势豪迈,令人振奋。
罗店地区的七月三十庙会和江湾、吴淞、大场地区的三月廿八“出会”都有“八仙对鼓”参加。
1958年,上海市举行民间音乐会演,江湾乡(今高境镇)以八仙对鼓这个节目代表宝山参赛。被评为民间音乐优秀节目奖,上海市人民政府颁发了奖状。
1982年,江湾乡举行文艺年会,为了继承和发展民间音乐,组织八仙对鼓的乐队,重奏宝山乡音。
队鼓简介
队鼓是一种单面蒙皮的圆扁鼓,民间艺人称之为“队鼓”。
鼓面直径为33厘米,鼓体扁狭,为木制框架,高度只有7.7厘米。为演奏方便,鼓体两侧装置2个小圆铁环。鼓皮和木框粘合处有几排黄铜泡钉,既能将鼓皮固定牢,又能起到装饰之用。鼓皮和鼓体都为红色。
击鼓的鼓扦有用细竹管或用小木棒。长约35厘米,直径1.2厘米,小木棒一头稍细,细头为0.7厘米。击奏时双手执鼓扦,手臂弯曲于胸前,上下击奏。有时也可击鼓边或木棒对击,发出各种不同的声响。
队鼓演奏时,用彩带扎住二侧铁环挂在头颈里,鼓体平放于胸前(以演奏人员演奏方便为佳)。和人体成丁字形。鼓体前还挂有一块彩色围布(绣有八仙),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队鼓因单蒙皮,击奏时声音浓厚,八只鼓同时击奏,鼓声响亮,气势磅礴。
宝山民间鼓手班与打唱班
宝山民间民族器乐活动非常活跃,除了丝竹班外,还有专搞吹打音乐的鼓手班和兼搞打唱的打唱班(民间称之“小唱班”、“堂名班”)。这些班社活跃在乡村、集镇,为民间婚丧、喜庆、传统节日以及庙会活动助兴。
宝山民间鼓手班有两种。一种是由当地(镇、乡、村)的吹鼓手艺人及道教职业者组织的鼓手班,他们没有固定的班子,有时还需要邀请其他同行人员临时相帮,凑合应付。这种班社活动地区较小(本乡镇),演奏水平一般,因此影响也不大。民间称这种班社的艺人为“生意郎”。
另一种则是专业性很强的“班社”,它们既搞演奏,又搞打唱,并有堂名。人员配备齐全,演奏、演唱剧目丰富。艺人大都自幼学艺,有名师指教。艺人乐器精通,能拉会唱,是多面手(会好几种乐器),这种班社大多建于大的集镇上,主顾多,生意兴旺。
民间鼓手班主要以吹打乐器演奏,民间称之为吹鼓手,常用乐器有:唢呐、笛子、板鼓、板、锣、钹、九云锣、堂鼓,演奏《八仙对鼓》时加进八只单面鼓、拍桶(一种专门演奏空拍的打击乐器),演奏“马鼓手”时加进号筒等吹管乐器。
鼓手班演奏的常用曲牌有:(喜庆类)《山坡羊》、《经如金》、《柳腰金》、《五梅花》、《三幢叠》、《傍妆台》等,(丧葬类)《哭皇天》等。
打唱班演唱时不得少于四人,多时10多人,使用乐器有二胡、京胡、板胡、三弦、琵琶等,演唱的曲牌有:
京剧:《三击掌》、《彩楼配》、《投军别窟》、《探母》、《取成都》、《南洋关》等。
昆曲:《门探》、《别陈》、《气布》、《追信》、《十面》等。
滩簧:《小分离》、《摘菜心》、《卖红菱》(许如辉作曲、沪剧)《黄糠记》等。
有时还演唱滑稽小曲《马郎荡》、《荡湖船》等。
民间鼓手班在演奏时没有什么规定的排列次序(除《八仙对鼓》外),在打唱时,只有板鼓手和锣手有规定座位,其他演奏人员座位不定,演唱中,由东家搭好戏台,台中放一长桌(或方桌),桌子正面挂有堂名的围布,桌上置一面九云锣(装饰用),并配有锣罩,罩上同样写有堂名。长桌的左面(上首)为板鼓手,兼敲板、堂鼓,右面(下首)为击锣手(人手少时兼乐器),后面坐一排演奏、演唱人员。
打唱班在演唱前由锣鼓闹场,然后以“圆场”、“停场”、“七花”、“急急风”、“夹花”、“对花”、“回龙”、“走马锣鼓”等锣鼓来连接演唱的曲牌,在闹场中还夹带念唱。演唱结束时用《水底鱼》锣鼓点来收场。
宝山民间大型婚娶活动,往往还邀请丝竹班参加,整个迎娶队伍约有六、七十人,吹吹打打,非常热闹。
和民间鼓手班活动密切配合的还有其他艺业人员,他们互相利用,共同配合。上海市郊各乡镇的风俗习惯、礼仪活动,形式各有不同,罗店地区的有: 大夫:负责司仪工作的司仪员。 喜妈婆:又称喜娘、送娘,是婚丧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人员,由她负责新娘上轿拜堂,丧事中的死者亲属披麻带孝等工作。 茶炉子:又称茶担,负责挂“堂满”(喜庆时装饰用的各种绣有龙凤的绣花围布)、灯彩。负责茶水、毛巾及酒席台上的碗筷,有的能干的“茶炉子”还被东家聘为“二爷”,手持贺词匣,代这东家送发请帖,发“戏封”等。 轿班:专门负责打轿子的人家,一般以4-6人为一个班子,有班主。 挑脚担:负责丧葬时扛棺材的人员,又称“植携扶丧”,大多是气力较大的搬运工人。 灯盏店:专门出租“堂满”、灯彩及花轿子的商店,和鼓手班及以上人员有密切联系,形成生意网。民间婚丧喜庆活动有了上述人员加入,更使民俗活动有声有色。
宝山区民间鼓手班与打唱班简介
罗店乡“和合堂”鼓手班
“和合堂”由罗店乡罗溪村凌家班组成。每逢老人寿庆、民间出会、划龙船、婚丧喜事等,“和合堂”都应邀参加。
凌家原籍在鸭窝沙地区(现长兴岛),后在罗店定居。凌新和以吹打特色组建了这个鼓手班,并作为一种职业在罗店地区代代相传。
“和合堂”是该堂创始人凌新和1830年创办的,至今已传到第四代。该堂在罗店、嘉定、太仓一带享有盛名。是宝山乡镇众多的鼓手班中最早的班社,也是取堂名建立“堂名社”最早的班社。
“和合堂”兼吹鼓手和打唱班两个行业。演奏的乐曲主要有《柳摇金》、《小拜门》、《朝天子》、《天下同》、《山坡羊》、《望妆台》、《经如金》等。使用的乐器有笛子、喇叭、唢呐、钎钹、队鼓、拍桶等。在打唱中常以昆曲、京剧和山歌(滩簧)为主。
“和合堂”鼓手班的活动范围:东起罗店镇西街地段,西到施庙,北至罗泾潘家桥地界。1936年至1939年是鼓手班活动最为兴旺时期。1946年,“和合堂”与罗店镇姓陆的鼓手班“兴福堂”合为一班,仍称“和合堂”,直到1950年停止活动。
江湾乡“鸿秀堂”打唱班
“鸿秀堂”成立于1934年8月,创始人杨毛生。该班由蔡永奎、张根山等十四人组成,李初江、杨秋生任教传艺。
每年正月半出灯,三月二十八江湾庙会,六月十九观音生日、七月半求雨、十月初八拾拂等民间节庆活动,打唱班都要登场表演。他们经常活跃在蕴藻浜以南一带地区,西到大场,北到五角场,南到曲家桥。
“鸿秀堂”打唱班除了演出《家官上寿》、《将军令》等打唱外,还能演奏“八仙对鼓”。“八仙对鼓”是江杨村浦西宅蔡中和家上所传的一门技艺。蔡永奎等人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才学到手。由于大部分成员年迈或故世,目前只能演奏其中“八拍对鼓”等三段曲子。
“八仙队鼓”表演者身着长衫,头戴小滴子帽(西瓜帽),边走边敲,室内、室外都可表演。室外有黄旗、堂旗开路,队鼓、唢呐、拍筒等乐器吹吹打打,气势雄壮威武。
“鸿秀堂”演奏的曲目有《八拍队鼓》、《梅花三幢》等。1956年,在上海兰新大戏院(现上海艺术剧场)举办的群众民间文艺会演中,他们演奏的“八仙队鼓”获奖。1958年,先锋人民公社(由江湾、淞南、庙行、五角场、彭浦五个乡合并而成)召开成立大会时,“鸿秀堂”的“八仙队鼓”参加了表演,深受广大农民的喜爱。之后,“鸿秀堂”活动中止,直到1983年举办宝山县罗店民间文艺年会时才恢复演出活动。
凌家班鼓手班
罗店乡民间吹鼓手艺人凌振宣,世代以吹鼓手为业,人称“凌家班”。至今已有四百多年了,到其曾祖父凌新和(已故)时,又增加演唱,并取堂名“和合堂”(约1830年),其叔凌宝华(已故),还拜当时上海滩很有名气的京剧名角白菊花为师。19世纪初,罗店镇又有一家姓陆的办起了“兴福堂”。1946年,两堂合并为一个,仍取名为“和合堂”。
兴福堂
19世纪初,罗店镇有一家姓陆的办起了“兴福堂”,它和“和合堂”以罗店镇的塘西街为界各霸东西,进行民间打唱及鼓手活动,至1946年,两堂合并为一个,仍取名为“和合堂”。
聚乐堂
刘行乡广福村的“聚乐堂”成立于1913年,原是一支有七、八人参加活动的丝竹班,后来添了打击乐器,加进了唢呐,还拜当时有名的“草台班”班主黄湘子先生为师,学唱京剧,买了“门图”后取名为“聚乐堂”。
王家鼓手班
“王家鼓手班”活动于罗南乡(今罗南镇),现已停止活动。
黄家鼓手班
大场乡(今大场镇)黄家村的“黄家鼓手班”,原有人数5人,现已停止活动。
鸿庆堂
葑塘乡(今祁连镇)尖头村的“鸿庆堂”成立于1930年,原有人数30人,现已停止活动
长兴乡、横沙乡鼓手班
横沙鼓手班,班主黄雪凡,原有人数8人,现已停止活动。长兴乡(岛)、横沙乡(岛)因形成时间不长,岛上的居民也大多来自崇明、川沙、海门等县,所以岛上的鼓手班艺人还保留着这些地方的风格和特色,和崇明岛最为相似。
月浦鼓手班
月浦乡(今月浦镇)梅园的“月浦鼓手班”,成立于1935年,班主为张庆祥,原有人数10人,现已停止活动。
金家湾鼓手班
吴淞乡(今宝山镇)金家湾的“金家湾鼓手班”,原有人数5人,现已停止活动
宝山县司乐业工会
1946年3月,宝山各乡镇的10多个“鼓手班”,100多位艺人联合成立了“宝山县司乐业工会”,由陆阿秋(已故,原是“兴福堂”班主,后为“和合堂”板鼓手,能演会唱,能吹会拉,人称“拉柴扒”)任理事长,凌宝华(已故)任副理事长,凌振宣任常务理事。“司乐业工会”主要帮助解决各鼓手班的生意和处理鼓手班间生意纠纷,建国后,“工会”也随着鼓手班的生意清淡而停止活动。
宝山乡镇的鼓手班除了罗店的“和合堂”、“兴福堂”以及刘行乡的“聚乐堂”外,大多是临时性的班社。
罗店的“和合堂”人员之多,影响之广,则为全县之首。“和合堂”除了一般的演奏、演唱外,还能演奏《八仙队鼓》(俗称《八面威风》),民间称艺人为三班鼓手。江湾乡的“鸿兴堂”鼓手班艺人也能演奏《八仙队鼓》(江湾民间称之为《八拍队鼓》),据说从罗店传过去的。《八仙队鼓》采用了八只单面鼓为主要打击乐器,加上唢呐、笛子、小钹,演奏时,鼓声震天,威风凛凛,而“马鼓手”加进了招军、筒、弯号等大型吹管乐器,演奏时更是气势磅礴,震撼人心。艺人身穿红色号衣,骑在马上演奏
民间鼓手班与打唱班行规
门图
1.民间鼓手班不论是专业性的,或临时性的,都有“门图”(一种民间鼓手班的营业证明),指定鼓手班活动范围。“门图”来源有祖传或买卖而来。民间鼓手班以门户地图划分地盘作为自己控制经营业务范围,包揽了本“门图”内住家的婚娶、丧葬诸事。各鼓手班都不得超越自己的“门图”。
2.鼓手班中兼搞打唱的,应取有堂名的班社,在搞打唱时,不受“门图”限制。艺人们靠本事吃饭,只要东家聘请,他人不得干涉,有时东家摆阔气,讲排场,经常邀请二个打唱班同时演唱(唱对台戏)。
3.民间鼓手班在参加当地的传统节假日和庙会活动时,也可不受“门图”限制,由主办活动的商团、庙宇发出邀请,各鼓手班均可参加。而参加活动的艺人无报酬,每天只吃一顿点心,直到活动结束,才能吃到一顿酒饭。
戏封
鼓手班收取的酬金都是根据办事的东家确定礼仪活动的简繁而定,同时班社也可确定演奏人员的多少,一般演奏人员不得少于二人,多时十多人、几十人不限。每次活动艺人可得2-3天左右的酬金,东家慷慨也能多给“戏封”(赏钱)。
收年规
因为鼓手班为地方尽了一定的义务,每到年三十,当地的鼓手班还可向本地的商店去收钱,名曰“收年规”,每人可得20-30元,以补义务演奏的损失。
园门
当地的鼓手班还必须在年初一清晨到庙宇门口去演奏,名曰“园门”,演奏结束,能吃到一顿酒饭或点心。
道教音乐
道教音乐注重吸收其他音乐,取长补短,使音乐和斋醮法事内容结合,日益紧密,形式日趋多样。所使用的乐器以唢呐、笛为主奏乐器,伴以丝弦乐器二胡、京胡、琵琶、月琴、三弦;细吹乐器笙、箫;使用的打击乐器有:板鼓、筒鼓、大小锣、大小钹、摇钤、木鱼、磬、地钟。
道教艺人必须具备过硬的演奏技巧,道教音乐大多先起腔再由乐器托唱,无论唱到什么调就要随调起奏,因此道教艺人都有演奏七调的能力。道教音乐的唱曲多是慢板,一板三眼。每做一次道场以一个主要曲牌作为贯串,一般奏《倒垂莲》、《清江引》、《玉芙蓉》、《一支花》等曲牌。曲调情绪深沉、悲泣,旋律音域较宽,常大起大落,富有道教音乐色彩。道高艺深的班子还能演奏较大型的吹打曲牌,如:《妙哉三彤响》、《赞打》、《香花奉请》及打击乐《橄榄》等。
许多珍藏祖传的道教艺人的科书、曲谱都已失传,只剩记忆中的道教音乐还有 《散仙花》、《羌对》、《朱仙太》、《闹草草》、《桃孙曲》等。
--------------------------
【相关阅读】
————————————————
。【寒夜闻柝】录音隆重推出,许如辉作曲
。 许文霞:谈乐曲《寒夜闻柝》
。 许文霞:喜闻《寒夜闻柝》在上海大场地区演出
。 许如辉在“上海江南丝竹”中的踪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