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 | 纪念专辑 | 许如辉研究 | 大同乐会 | 民族器乐 | 流行歌曲 | 电影戏剧 | 戏曲音乐 | 作品年谱 | 学人学界 | 文霞专栏 | 著作权 | 许如辉戏曲音乐冤案 | 作品赏析 |交流论坛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关于样板戏“爱与恨”的由来
6/24/2009 点击数:1430

关于样板戏“爱与恨”的由来

文化沙漠

  看来得发个小声明了。看到“酱油汤”网友,提到由于拙文《钱浩梁,京剧大家还是文革余孽》涉及样板戏的内容,而引出样板戏“莫衷一是”的思索。该网友认为:样板戏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受到人民群众越来越多的喜爱和青睐,必将流传后世,成为经典之作”。

  我的观点亦如拙文观点:“样板戏”,作为中国“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包含了人们太多的辛酸苦辣,不尽的爱恨 情仇。有关样板戏的表述,你看亲历者的讲述还是网上的评论,只存在两个极端——爱与恨,少有理性的中间地带。爱它的人,视其为红日朝阳,凭遥望《红灯记》、《杜鹃山》的剧照,就兴奋得血脉涌涨,奔腾澎湃,几近痴迷与疯狂。因为那是他们童年、青年或壮年的难忘时光,满载青春与革命的红色记忆。恨它的人, 走在大街上,哪儿怕冷不丁耳朵里灌进一句“穿林海、跨雪原”的腔调,心像针扎一样,疼得刺骨,恨得咬牙。这些人都是文革的受害者,样板戏声腔的伴唱下受尽 凌辱,终生难忘,做梦都会惊醒。邓友梅先生这样写,不要说样板戏,就是贝多芬的《欢乐颂》,让你听一句给你一鞭子,成百数千遍下来,不用拿鞭子,只放音乐 你就会浑身发抖,哪儿怕它是什么最动听的音乐!

  如果还是有人定性:“样板戏能与时俱进,要和左倾的时代特征区分开来。做不到这一点,您就无法跨越心理障碍,更谈不上欣赏喜爱!”。意思说,当事人(或者说不爱样板戏的人)与左倾的观点区别开了,就能跨越出心理障碍,欣赏乃至喜爱了。

  这让我想起一句老话:夏虫不可以语冰。对样板戏的认识大相径庭尚可理解,但将“径庭”原因归于“和左倾的时代特征区分开来”乃至“跨越心理障碍”,大帽加头,似乎不妥。必定经历与未经历文革者是两种心态,即便经历过文革的人,身为黑五类与红卫兵亦是两种心理状态——刻苦铭心与如画欣赏。特别对于现在的年轻人,六亿神州尽疯狂的年代,是靠想象无论如何想象不出来的。既然想象不出来,又怎敢越疽代庖?藉此、小感。

     本贴由文化沙漠于2009年6月14日16:43:14在〖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中国戏曲网]

 
rolex watches, replica watches, rolex, Omega Watches , Cartier Watches, Breitling Watches, Chanel Watches
rolex watches, replica watches, rolex, fake watch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