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才多艺许如辉
(蒋星煜,历史学家、戏曲家)】
【上海滩】2009年7月号
(许如辉,50年代初,稍后置换非印刷品同一照片)
《上海滩》2008年2月号有一篇《刘雪庵与<何日君再来>》,对《何日君再来》的来龙去脉叙说甚详,澄清了一件冤案。文中说:“刘雪庵想起了前不久在一次音乐会上听到的一首《永别了,弟弟》曲调”,说明此曲对刘雪庵创作《何日君再来》起了启发、促进的作用。
说来也巧,《永别了,弟弟》的作曲者正是我过去的老友许如辉也。许如辉建国后的遭遇比刘雪庵幸运些,但也相当坎坷。至于他早年对流行歌曲的贡献,仅次于《月明之夜》、《葡萄仙子》的作曲者黎锦辉,也有人把他们并称为“二辉”,而且许如辉曾在重庆庆祝国共谈判的晚会上为毛主席演奏《十面埋伏》等乐曲的史迹,恐怕现在音乐界以及广大乐迷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
拜师郑觐文 谱曲又作词
许如辉(1910-1987),生长在浙江嵊县。那时“的笃班”已开始活跃在绍兴一带,许如辉却没有被吸引,12岁就随亲友踏进了十里洋场的上海。仅仅读过私塾和高小,即使作为童工,也难找到饭碗。1925年12月的一个冬天,他偶然经过嵩山路(金陵东路口)36号,听到一阵悠扬的笙箫琴瑟之声,便忘情地驻足而听。原来这里是享有盛誉的民乐团体大同乐会的会所。会长郑觐文被这个孩子痴迷民乐的精神所感动,便把许如辉吸收进了大同乐会。那时许如辉只有15岁,连乐谱也不识。
也许许如辉身上活跃着亿万个音乐细胞,在郑觐文的教导之下,他很快就认识了乐谱,学会了古筝、琵琶、扬琴、二胡、箫笛、埙等各种民族乐器,理所当然地参加了大同乐会的对外演出。其间,大同乐会在哈同花园为哈同举行的祝寿会上,在大华饭店蒋宋联姻的宴会上都应邀演奏名曲,少年许如辉也是演奏员之一。他还参与了郑觐文主持的《十面埋伏》、《月儿高》、《春江花月夜》等古典名曲的整理工作。
1929年,许如辉住在吕班路(今重庆南路)蒲柏坊136号,自己组织了适应时代潮流的子夜乐会,虽然仍用民族乐器,但已经带有爵士音乐的情调。1928年,黎锦辉创作了《毛毛雨》。时隔半年,1929年许如辉创作了《永别了,我的弟弟》。
1930年,许如辉认识了留学法国归来的音乐家任光,因为都是嵊县老乡,又都热爱音乐,所以一见如故。任光在百代唱片公司任录音部主任,为许如辉的《永别了,我的弟弟》、《回忆慈母曲》、《卖油条》、《四时吟》录音发行,大大地扩大了许如辉的影响。后来他们相继进入电影界,任光为联华影片公司谱写了《渔光曲》、《迷途的羔羊》、《凯歌》的主题歌,许如辉为明星影片公司谱写了《香草美人》、《劫后桃花》、《女权》等片的主题歌。他俩常在一起相互切磋。任光的作品进步意识相当鲜明,许如辉的作品倾向于爱情,但都拥有一批歌迷。著名影星胡蝶、夏佩珍、顾兰君、顾梅君等都演唱过许如辉谱写的歌曲。
(明星影片公司音乐科同人,左起许如辉【作曲】、张昊【作曲】、贺绿汀【作曲】、王春芳【声乐教授】,1936年春拍摄于上海枫林桥公司新址内)
明星影片公司1936年拍摄《清明时节》,贺绿汀作曲,许如辉、张昊配器,他们有过一次愉快的合作。
许如辉在文学方面,经过艰苦的自学,进步也极快。他创作的歌曲,几乎全都是他自己作词。主要的有《永别了,我的弟弟》(江曼莉主唱)、《卖油条》(江曼莉主唱)、《阁楼上的小姐》(江曼莉主唱)、《四时吟》(夏佩珍主唱)、《路柳墙花》(夏佩珍主唱)、《女权》(胡蝶主唱)、《月夜小曲》(顾兰君主唱)等,又如《兄弟行》则系名家徐卓呆作词、许如辉作曲,胡蝶主唱。电影《桃李争艳》有《打碎玉栏杆》、《青春误》二插曲,均由大导演李萍倩作词、许如辉作曲,前者由叶秋心主唱,后者由顾兰君主唱,均有广泛的影响。
《永别了,我的弟弟》,可以说是许如辉的成名作。此曲确系他的真挚感情的流露,幼年对弟弟常林非常喜欢关切备至。许如辉离故乡到上海,常林死于嵊县。许如辉悲痛之下,写了悼念的诗歌,随即谱曲。语言朴素流畅,感情哀伤动人,脍炙人口,原是必然的。2002年,这首歌和《卖油条》、《女权》等入选《上海老歌名典》一书。
独创音乐剧 《木兰》震山城
抗战爆发,许如辉随曾任《东方杂志》主编的远房舅父钱智修到了大后方,先后参加了成都影人剧团和陈白尘、陶金等人主持的上海业余剧人协会。1940年,为中国电影制片厂何非光编导的抗日影片《东亚之光》作曲。
1941年,许如辉与国乐大师郑觐文之子郑玉荪密切合作,在重庆恢复了大同乐会,又创办了大同难童国乐教养院,让一群失去亲人的孤儿得到了生活的保障和受教育的机会,并向他们传授国乐的知识和演奏的技巧。当时许如辉两手空空,无势无财,要办成这些事情比登天还难,他不得不仰求陈果夫等国民党的高官显宦。建国以后,此事自然给他带来了麻烦。
其后,经贺绿汀介绍,进入重庆中央广播电台音乐组,任古筝演奏员兼作曲。此时所作《大同之声》,影响最大。1942年春,国泰大戏院演出郭沫若历史剧《屈原》,现场为难童募捐,特在开幕前增加国乐合奏,还有胡蝶的独唱等节目。此外,许如辉还为冒舒湮编剧、秦怡主演的《董小宛》,欧阳予倩编剧、贺孟斧导演的《忠王李秀成》等设计了音乐。
许如辉还创作了一部名副其实的音乐剧《木兰从军》,从剧本编写到音乐作曲都是他一个人完成的。当年主演花木兰的,乃是现在北京人艺的老一辈话剧艺术家杨薇。2005年,她回忆60年前的旧事还记忆犹新。她说:“追忆60年前抗日在重庆,终日敌机轰炸,民不聊生,许先生义愤填膺,奋笔编创话剧、音乐为一体的《木兰从军》,金曲一首,轰动了山城。当年有幸与先生诚挚合作,饰演花木兰这个主要角色,演出尚觉轻松,木兰金曲相伴奏,载歌载舞形式颇受欢迎。”此剧1944年5月1日起,由苏怡、陶金导演,在抗建堂公演,连满33天。有时日夜两场,共演了五十场左右。
之后,许如辉的演出活动涉及的范围更为广泛,有的还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例如1944年6月参加纪念我国音乐前辈王光祈的演出。令许如辉终身难忘的一次演出是1945年10月,国共谈判宣告完成,蒋介石举行晚会,“欢送”毛泽东主席回延安。晚会主持人是张治中将军。许如辉作为国乐界的知名作曲家、演奏家,被选定为晚会演奏了琵琶独奏《十面埋伏》,十分耐人寻味。因为当初社会舆论认为蒋介石可能另有图谋,担心毛泽东主席的安全,主张中共只要派高级代表即可,毛泽东不必亲自来重庆,但毛泽东还是亲自来了。这《十面埋伏》岂不正好是当时情景的象征吗?当时在场聆听此曲的政界人物有何感想已无法得知,根据报道,蒋介石是为这独奏热烈鼓掌的。另据传说,毛主席曾与许如辉亲切握手,许如辉又用古筝演奏了《春江花月夜》,但无当时的报道或摄影可以作证。
转行搞戏曲 遭忌显英才
(上海沪剧院《少奶奶的扇子》,许如辉经艰苦维权,保住原改编署名,从“白沙”恢复至“水辉”。1980年,顶部为许如辉手迹)
建国以后,许如辉的音乐生涯转向了戏曲。1950年6月,通过夏衍的介绍,华东文化部副部长黄源将许如辉安排到了戏曲改进处研究室,成了我的同事。无巧不成书,处长伊兵也是许如辉的同乡,在使用上也是比较放手的。华东文化部的人员以老区南下干部和地下工作者为主,曾在重庆逗留较长时间的只有我和许如辉,所以我们的交谈也比较多一些。我到浙江、安徽等地调查地方戏曲,所有录音带回上海之后,都是请他帮助我一起分析、研究的。他和徐以礼合作,做了一桩大事,请京剧老乐师方寿卿每星期来一个上午,编制出了一整套《曲牌锣鼓新谱》(稍后网上公开),把每一主要曲牌,按所用管弦乐、打击乐全部标明简谱或打击点,虽然很费功夫,却是极有用处的。
许如辉为人一向低调,从不谈过去的成绩,也不谈与哪些文化名人的交往,所以平时默默无闻。在一次内部的联欢会上,他吹奏了埙。大家颇为惊奇,不知这是什么乐器,于是他又作了简单的说明:“古代的乐器,取自八种不同的材料,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埙就是土制作的一种乐器。”自此,大家都认识了许如辉。
(【华东文化部】负责召开,该部负责人是上海军管会文艺处处长夏衍,上海衡山路十号内)
当时华东越剧实验剧团排演《柳金妹翻身》,下纺织厂演出,由袁雪芬、吴小楼主演。作曲即是许如辉。华东文化部撤销之前,人员分别去了北京和上海的各单位,许如辉则被沪剧界要了去,为去北京演出的《白毛女》剧组担任作曲。但后来因极左思潮以及某些人的妒忌,他从国家剧团转到了区县所属的勤艺沪剧团。由他担任作曲的剧目不少,主要有《为奴隶的母亲》,由杨飞飞饰演春宝娘,丁国斌饰演张根生。许如辉为他们设计的唱腔如泣如诉,在采用沪剧传统唱腔的同时,在一定程序上吸取了中国古典名曲《十面埋伏》、《春江花月夜》等作品的元素,并使之融合成为风格淳朴的沪剧唱腔。演员能充分发挥,观众完全接受。当时曾连演半年以上,随后成了保留剧目。刘谦、马达、金人根据法国小说《茶花女》改编成同名沪剧,杨飞飞、赵春芳主演,作曲也是许如辉(笔名水辉)。马达改编的巴金名著《家》,杨飞飞、赵春芳主演,作曲著署名也是水辉。《妓女泪》为杨飞飞代表作,“杨八曲”由此得名,当初亦为许如辉作曲。
到了勤艺沪剧团之后,许如辉又继续发挥了他在戏剧文学方面的长处。《陈化成》取材于民族英雄陈化成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坚守吴淞炮台而英勇牺牲的事迹。原为刘谦、马达编剧,因为许如辉对此剧的加工提高颇多贡献,所以后来也成为编剧之一。而由爱华沪剧团凌爱珍、袁滨忠、韩玉敏主演的《少奶奶的扇子》,就是由许如辉独自编剧的。
许如辉对中国古乐、流行歌曲、电影歌曲、戏曲音乐各个领域都作出了贡献,成绩卓著,这在现当代音乐家之中是极少的。他既能作曲,又擅长演奏并能制作多种乐器,也极为难得。当然,他最主要的成就还是作曲。由于他逝世较早,遭遇坎坷,所以各种著述对他都不太重视,至今唯有陈钢、赵士荟、王渭山编著的《上海老歌名典》对他作了比较公允的评价。
值此许如辉逝世二十年之际,谨以此文纪念这位杰出的艺术家。
(【寒夜闻柝】:感谢【上海滩】编辑部提供本文电子版。)
--------------------
【相关阅读】:
。蒋星煜:多才多艺的许如辉 (印刷版)
。蒋星煜:许如辉在华东文化部
。蒋星煜: “水辉作曲”,其劳动成果不容剥夺
。【许如辉金色大厅】
。【许如辉荒唐官司搜索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