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 | 纪念专辑 | 许如辉研究 | 大同乐会 | 民族器乐 | 流行歌曲 | 电影戏剧 | 戏曲音乐 | 作品年谱 | 学人学界 | 文霞专栏 | 著作权 | 许如辉戏曲音乐冤案 | 作品赏析 |交流论坛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周良材:话说《周易参同契》
7/27/2009 点击数:2016

话说《周易参同契》

(中国)周良材

(发布时间:2008年11月23日)

 

[寒夜闻柝]注:本文为上海著名文艺评论家、滩簧史研究权威、沪剧“老娘舅”周良材先生近年改换跑道,对人体生命科学、周易、气功、中医研究的著述之一。

 

   天功C部功“脱胎换骨”一词,原为道家修炼用语。据《辞海》的权威性解释明确指出,它的出处是从东汉魏伯阳所著《周易参同契》第69段“弥历十月,脱出其胞,骨弱可卷,肉滑若饴”中来的。其意思是说凡修炼者得道后,可以脱凡胎成圣胎,换凡骨为仙骨。

   《周易参同契》这部经典著作共有上、中、下三卷分成105段,6000多字。是在汉末顺、桓两帝时(即公元126—167年之间)完成的。之后的一千多年来,历代道家均极为推崇,被誉为“万古丹经王”。中外古今的著名学者也一致认为:这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遗产,是东方文化的珍贵瑰宝。当代大科学家钱学森更说它是中国气功最早的一本理论书,是唯象气功学理论的极好依据。兹将该书的概况及对后世的影响分成四节。简介于后:

   一、作者生平及其传奇故事;
   二、作品内容的不同解释;
   三、当代科学研究者的最新突破;
   四、气功修炼者应有的态度。

   一、作者生平及其传奇故事

   作者魏伯阳是东汉时期的道士,名不见经传,故历代正史书籍对他生平、事迹都无资料可循,至今尚不知其生卒年月。而只有在东晋葛洪的《神仙传》和后蜀彭晓的《<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序》中有所记载。说他是东汉时会稽上虞人(今属浙江绍兴地区)名翱,号云牙子。“世袭簪琚,唯公不仕……恬淡守素,唯道是从”也就是说,他出身豪门贵族,但不愿仕途当官而一心修炼学道。后得真人传授,并得《龙虎经》一部,理解了炼丹诀窍,此后,更专心在深山修炼和撰写《周易参同契》一书。据记载,之后他也只秘密传给青州的徐从事(“从事”是官职,即当时监察御史的文书)和同乡淳于叔通。这两人经魏传授后,也弃官隐居,养性修真。因此数百年来,《参同契》一书只在崇信炼丹气功人中流传,直到800年后的宋代才流向社会。

   虽然,魏伯阳的著作长期并未流传,但他成仙的传奇故事却因给葛洪《神仙传》绘声绘色的讲述,故在民间广泛传布着:

   说当年魏伯阳曾带了三个徒弟,进入深山炼丹,申言一旦炼成,服了可以升天成仙。不久,第一炉丹炼成了。他对徒弟们说:此炉丹是否成功,还要作个试验,我现在先给白狗吞下,如果吞了中毒,那末人就不能服用。结果白狗吞下丹后,立即倒地僵卧。于是他进一步问徒弟们:“如果我们服了都死,怎么办?”众徒弟面面相觑,说不出话来。魏就接着说:“我弃家入山炼丹,为了修道成仙,如今成不了仙,我也耻于回家,向乡亲父老交代,现在我不管是生是死,也要吞下去”。说毕自己吞了一颗,结果也与狗一样,躺倒不起。其中两个徒弟见状后说:“我们炼丹是为了长生不老;吃了要死,还能吃吗?”但另一个姓虞的徒弟却不同,他说,师父不是凡人,不可能糊里糊涂去死,我要跟随师父。说毕也吞了一颗,同样也立刻倒地。这时站着的两个徒弟,觉得自己幸亏没有吞丹,于是离开了躺倒在地上的一师一徒一犬,匆匆溜下山去……

   《神仙传》最后说,原来,那丹药只是令人暂时昏迷,等到两个徒弟溜逃后,魏伯阳立即起身,写了一封长长的信,托砍柴的樵夫交给乡亲和两个徒弟,自己带着姓虞的徒弟与白狗飞身上天去了。两个逃离的徒弟,见信后追悔莫及。
   故事也就到此结束。

   二、作品内容的不同解释

   要正确无误的介绍《参同契》的内容,确有困难。因为,这部作品语言晦涩,词多隐喻,很难读通读懂。连宋代大儒朱熹都说:“词韻皆古,奥雅难通”,“无下手处,不敢轻议”。当代的两位大学者也说:“《参同契》一书既深难通,给出后人的研究和考证,造成很大困难”(胡孚琛)“其真义令人不易捉摸”(任继愈)。

   所以,自宋以来,虽然翻译、注释者不下百种,但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颇难统一。

   那末,为什么魏伯阳故意要用这样使人难懂的语言来写《参同契》呢?他本人在该书第43段中,道出了自己创作时的矛盾、复杂心情。他写道:

   若遂结舌喑, 绝道获罪诛
   写情寄竹帛, 又恐泄天符

   这20个字,把它翻成现代语言,就是:如果我不把“参悟”的道理讲清楚,就怕有“绝道”(不愿传道)的罪过;倘若我尽情地写得明明白白,又怕会泄露天机,也有错误。所以考虑下来,只得用讲而含糊,欲说还休的手法,介于说与不说之间,故意给后人制造些麻烦。从而让今后真正专心修道的人懂得,真道是不可轻易获得的。

   但是,话又说回来,尽管后人理解不一,各有侧重,但对这书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大家还是统一的。只是在修炼内丹与外丹的具体内容与方法上各有不同见解而已。

   A 相同点:

   书名《周易参同契》这五个字,乃是概括阐明这部丹经总的纲领;即以《易经》中的阴阳学说,黄(帝)、老(子)的道学精神和丹炉的技术方法,三者融为一体、相契而成。有的学者更认为,“参”者,就数学上“三”的大写“叁”。即《周易》、黄老、丹炉叁者共同契合也。

   因此,大家对该书一开始开宗名义说的“乾坤者,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坎离匡郭,运觳正轴。”的指导思想并无不同观点。也就是说,大家一致公认,乾()坤()两卦乃是天地,阴阳的象征是《易经》门户,也是其他众卦的“父母”;而坎()离()两卦则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犹如天上的月和日,地上的水和火。因而,炼丹者必需以乾坤为体、坎离为用,只有这样就好比城外有了围墙,车辆有了轴心,鼎炉有了药物,炼丹就有了总的原则和方向。

   B 不同点:

   除了上述总原则,大家必需遵守外,至于什么是丹炉?什么是药物?怎样炼丹?则有不同见解。这主要有“外丹说”,“内丹说”及内外丹并重和其他多种说法。

   “外丹说”认为,此书纯粹最古老的自然科学之一,是魏伯阳试图以铅与汞等化学原料放在丹炉中,通过适当的火候加热,炼成金丹,吃了可以长生不老。上面葛洪在《神仙传》中讲的故事,就是形象地说明这一观点。因此,各朝各代乃至现代的不少专家、学者都持此说法:1932年广州中山大学化学系教授吴鲁强将《参同契》译成英文,并发表在ISIS科学杂志上;原《苏联大百科全书》中的“炼丹术”条目和教科书《普通化学教程》中也都对该书作了介绍。有的学者更进一步把其配方与化学反应都一一列出,甚至还写出了化学方程式,用以证明魏伯阳是中国化学的先驱者之一。

   “内丹说”则认为,书中所谓铅汞、炉火┅┅之类,仅是形象化的比喻,主要是指人体气功的修炼,1997年出版的《中国历代名道》一书,更进一步具体指出全书说的是道家气功中的一种方法。此法分筑基、炼精化气(通“小周天”)炼气化神(通“大周天”)及炼神还虚(天人合一)等四个层次。

   其他还有“内外丹并炼”说,甚至,有人认为此书强调“阴阳双修”是提倡修炼“房中术”的……等等。因而,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里就不一一转述了。

   三、当代科学研究者的最新突破

   综上所述,《周易参同契》自成书以来,千百年间历代学者,各说各的,观点不一。可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却异军突起,在湖南省湘潭师范学院的一位名叫周士一的语言学老师与潘启明两人,居然从语言学角度,提出崭新见解,他俩突出的观点是:书中一切所谓“炉鼎”、“铅汞”、“龙虎”、“金哈蟆”、“玉老鸦”┅┅等等大量词汇都是同义词,纯粹是一种假托,一种密码,一种象征性语言。而其内容是彻头彻尾,完完全全讲气功,讲人体内的元气,即能量流的运行轨迹。实际上是中国最古老,最完整的一部气功理论书。是对人体生物场能量运动所作的数字描述。

   这一大胆设想,自己把握不住,为了得到大科学家钱学森的支持和论证,于是上北京去找钱老,钱老听了,大加赞赏,并积极鼓励他们去英国找时年已86岁的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李约瑟(Joseph needham)博士讨论这个问题。

   再说这位李约瑟博士虽然从上世纪30年代起专门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并化了半个世纪时间从人类文明史角度出发写下了七大卷,二千四百万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对中国历史上的科学发明创造佩服得五体投地。最后自称“十宿道人”皈依中华文明。而且,在他写的这部鸿篇巨制第五卷里也曾涉及《周易参同契》,但只把它归属于自然科学的化学范畴。而且,当时他还认为中国气功“这类东西都是瞎胡闹”!

   那知1980年周士一与他见面后,这位80多岁的老人,经过认真的反反复复地与周商讨、研究,居然被说服了,不但认为周士一的论点、论据和论证都很扎实。而且勇于改正错误认识到气功有道理。后来,甚至在周士一他们所翻译的英文本中还主动作“序”。说“气功即生理炼丹学,是用人体内本来就有的各种体液、器官和身体产生的东西来炼就长生不老的‘丹’”。钱学森见到这篇“序言”后,更在他1996年出版的《人体科学与现代科技》一书中谈到“建立唯象气功学”时说:“我认为李约瑟所说的这几句话,用我现在的概念概括起来,是这样一个意思:利用人体内固有的东西,把它调顺了,产生人体系统的一种功能状态,这种状态是健康的,是能够抵抗疾病的,也就是说结合系统科学的观点。炼功(炼内丹)无非是让人的身体进入一种特别健康的功能态。”

   之后,钱老还不满足于此,又进一步把上述论点纳入了他最新提倡的系统科学范畴,并提出了系统研究气功学工程的一个轮廓。他主张:

   “第一,研究气功的出发点,要立足于练功人的实践。因为,这种实践,一直到现在也没有什么科学仪器能够加以显示,主要靠练功人的内省。

   第二,再提高一个层次,让气功 师总结练功经验写成教功的书,这就是对实践的初步加工。

   第三,更上升一个层次是气功的理论书籍。比如《周易参同契》,这些书由于时代的限制,写得很古奥对它的内容不容易理解……怎么办?办法就是建立唯象气功学。有了这个体系,然后,再变为真正的科学,那就是科学革命了。到那时,我们这些炎黄子孙也交无愧于自己的祖先,应该闻名于世了。”

   从以上讲话中,可以看出,钱老一直想把气功作为第二次文艺复兴的“敲门砖”。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切切实实地登上世界科技的珠穆朗玛峰。

   当然,这一最新突破和大科学家钱学森、李约瑟的支持和认同,决不是说如今已天下太平,各界观点已完全统一了。不,还有分歧,甚至有极少数的民族虚无主义者更不顾事实,认为这是一本方士骗局的书,因而斥之为“伪科学”……等等。但是,我们可以完全乐观地深信:随着21世纪科学发展的实践,一定能作出一个正确的结论。正如,四、五百年前的“日心说”与“地心说”争论一样。

   四、气功修炼者应有的态度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历代的先圣贤哲给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象《周易参同契》那样的经典名著。这些文化遗产,既是珍贵瑰宝,泽及四海;但又古奥难懂,高深莫测。作为我们后代的子孙们,应该如何来继承、开掘与发展这份丰富多彩的宝库与矿藏呢?就拿这本《周易参同契》来说,当今的气功修炼者该用什么态度来理解、精通、入门,以达到钱学森老人所期望的登上科学珠穆朗玛峰呢?

   这里,魏祖在这本书的结尾,(也是最后的第105段)里给我们指出了明确的方向:“思之务令熟兮,反复视上下。……神明或告人兮,魂灵忽自悟,探端索其绪兮,必得其门户;天道无适莫兮,常传与贤者”。这一番教导,就是要我们后辈,一定要虔诚地熟读与深思,把全书的上下文反复对照。只有这样,神明自会使你明白其内涵,领悟其真理。只要你认真探索,理出其头绪来,那末必然可以深入道门。因而,更进一步说,所谓“天道”并不存在光适合于某人某人,但必然只传给用功的、有德行的贤者。南宋的道家俞琰在《<周易参同契>发挥》一书中说得更为浅显具体。文章说:“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不通,鬼神将通之,非鬼神之力,精诚之极也。”原来归根到底,还是要靠修炼者自己虔诚和专心。

   因而,恳切地愿与中外天功功友共勉,我们一定要跟着师父,以“精诚之极”的态度来“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才能真正学到东方文化的真谛和精髓。方能“得其门户”感动上苍,为“三救”工程服务,最后达到宇宙大同的最高境界。(本文作者为副研究员[注:应为正研究员],戏曲评论家)

   文章出处:(http://74.125.155.132/search?q=cache:A9NOTOMtNXsJ:www.tiangong.org/cn/gb/tribune/talk/zhouYi.html+%E5%91%A8%E8%89%AF%E6%9D%90+%E6%B0%94%E5%8A%9F&cd=2&hl=zh-CN&ct=clnk&gl=ca
 

 
rolex watches, replica watches, rolex, Omega Watches , Cartier Watches, Breitling Watches, Chanel Watches
rolex watches, replica watches, rolex, fake watch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