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 | 纪念专辑 | 许如辉研究 | 大同乐会 | 民族器乐 | 流行歌曲 | 电影戏剧 | 戏曲音乐 | 作品年谱 | 学人学界 | 文霞专栏 | 著作权 | 许如辉戏曲音乐冤案 | 作品赏析 |交流论坛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袁伟时:揭示历史真相,我义不容辞
8/25/2009 点击数:1030

袁伟时:揭示历史真相,我义不容辞

(新浪博客 2009-08-22 )

   《华商报》记者 狄蕊红

   “天天走一万米路,日日干八小时活。” 早上六点,78岁的袁伟时准时起床,他的第一项安排是做广播操,然后快走5000米,这大约用去一个多小时;每天,他是菜市场第一批顾客,买回最新鲜的蔬菜带回家;早晨八点整,他开始八个小时的工作,傍晚,他再次做广播操和快走5000米。

   “天天走一万米路,日日干八小时活”这是袁伟时对自己生活的总结,他说,退休前,就是这样的日子,以后,至少还要再过十年吧! 这几天,摆在他桌面的依然是各种史料——有关北洋军阀的、有关袁世凯的,储安平的《英国采风录》和一本《华盛顿传》。他喜欢买书,家里的两间书房已经被堆得满满当当,因为他的书侵占了饭厅等地,家里再无法容纳,一位朋友干脆在自己的办公楼挪出两间房给他放书。 “反正喜欢就买,哈哈,好像还要再活一百岁。”快要八十岁的老人爽朗地笑了起来。 工作的八小时,他全部交给了历史研究。休息时他的爱好是看小说,广州几乎所有的文艺刊物都能在他的书房里找到。他说这是消闲,和自己喜欢听古典音乐、看电影一样。 晚上,他偶尔上qq和熟人聊天,对这位上网十年的78岁“资深”网民来讲,打字速度虽然不能像每天的一万米快走那样健步如飞,但绝对称得上不慢。 在和这位健康、快乐、爽朗的老人接触几次后,记者开始了本次读书周刊的重点人物专访,倾听他用历史的视角谈自己的人生和社会热点。

   大半生读史 练就深刻目光

   记者:我们常说“读史明智”。您研究中国近代历史大半生,可以说毕生在读史,对这句话您最有发言权。就您个人而言,研究历史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袁伟时:读史的好处体现在我们观察问题的方法上,让我知道历史的智慧,因此看问题站位更高,眼光更宽,比较中外古今,有很多启示。比如,很多人都想不通为什么中国社会转型那么艰难,如果和国外历史比较一下,在转型期间,西方有什么因素导致它顺利转型?中国少了哪些因素,导致转型艰难?英国的社会转型是因为有法治传承,在13世纪,1215年,也就是我国的南宋末年,英国制订了《自由大宪章》,规定了国王与贵族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这在中国是没有的。 《自由大宪章》规定,不能任用不懂法律的人做法官。但在中国达到这一步很艰难,1998年贺卫方教授,在《南方周末》刊发文章时谈到,中国的法官必须有足够的专业素养,不是谁立场坚定、出身好就能去做法官;立即受到批判。但是没过几年,国务院司法部发了文件,指明中国法官要有足够的专业知识,规定哪一级法官应该达到什么学历。英国13世纪的宪章的内容,我国在20、21世纪之交还要争论。英国后来的社会发展和社会的法治有很大关系。 所以,不要将中国100多年来社会转型的艰难归罪于某一个人,要看得更深入,眼光要更深刻,要看到我们社会结构里面有缺陷,原来的传统社会有缺陷,原来传统文化有缺陷,才造成后来的发展那么艰难。这样的角度看历史,眼光很宽,看问题也就比较深刻,这就是读史的好处。

   记者:前几年,随着百家讲坛的兴起,出现了一批泛历史读物,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因为大多的历史读物总是板着面孔,所以“解读”性读物才能被广泛接受,但这几年这种读物的市场又日趋黯沉,你觉得怎样历史读物最能让大家接受?

   袁伟时:好的历史读物,一方面,内容要丰富,不单是讲故事,还要有思想,能启发读者在阅读时好好思考,作者的思想和智慧融合在里面;更重要的前提是不歪曲历史,如实揭示真相。当然,表达方式也要好,文字流畅,雅俗共赏;八股文章谁都不爱看、不爱听。达到这样高度的历史读物,我相信很多人会喜欢。

   记者:您的《晚清大变局》从1992年出版以来,一直畅销不衰,是公认的好的历史读物。

   袁伟时:对我个人来讲,它融入了我的价值观和生命追求。除此之外,书里是用史料来说话,所有论点都有根有据。第三点,我不人云亦云,别人提出来的论点、流行的结论,我都要经过重新考察、论证、思考,看它站不站得住脚,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这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最后,我觉得我的文字流畅,很容易接受。 揭示历史真相,义不容辞

   记者:《晚清大变局》刚出版就引起过广泛关注,您的一些观点还曾被批判。作为一个研究历史的学者,您认为您最重要的使命是什么?

   袁伟时:我的研究领域是十九、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责任有两个方面: 头一个是揭示历史的本来面目。因为各种各样原因,导致历史真相被淹没,有些是史料限制,而更大程度是意识形态的干扰。从国民党开始,甚至从同盟会时期就开始了,孙中山搞革命当然要宣传革命,但他把历史作为工具。例如,刘成禺受孙中山委托写《太平天国战史》是为了革命宣传,用孙中山的话来说是:“扬皇汉之武功”,因此拼命歌颂、夸大天平天国的成就,从推翻满清统治的角度来全盘肯定。黄世仲的《洪秀全演义》也是这一类宣传品。其实太平天国运动是很腐朽、很落后的,不值得那样吹捧。大家都知道,洪秀全有80多个老婆,官员封建等级化,老婆多少也是按照官位大小,太腐朽了!他们生活的奢华是惊人的,和历代皇朝有过之而无不及。还有,《天朝田亩制度》整个设计就很反动,对历史发展一点好处都没有。它要求绝对平均,消灭私有制,从基层到中央实行绝对专制统治,这是阻碍历史发展的,这种制度建立起来,中国要倒退100年都不止。 揭示历史真相是我的责任。从同盟会时代到国民党建立全国政权,很多时候干涉学术自由,歪曲了很多东西,作为历史研究者,就要恢复历史本来面目,这是一个责任。 另外,还要总结历史经验。还说中国的社会转型吧,19世纪,中国的历史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开端,但这个转型非常艰辛,付出的代价非常大,仅仅19世纪中国非正常死亡的人大约?现在社会普遍存在一个现象,就是大师称谓的广泛使用,例如被称为文化大师的作家余秋雨。以您对历史的研究,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什么样的人才可以称为大师?真正的大师们具有什么样的品格?

   袁伟时:现在“大师”是顶廉价高帽,5分钱一顶,呵呵,随便买,随便卖,也没有严格标准,对这个,笑一笑就可以了。有人喜欢人家叫就叫,喜欢这顶高帽并且戴着很舒服,就让他戴,社会那么复杂,高高兴兴就行啦。我自己当然不是大师。一个人,自己怎么称呼别人,把谁称大师,代表了你的水平。这就要考虑了,你要愚蠢地、人云亦云地,随便叫人大师,那你就是那么个层次的人;你如果是有追求的,是有素养的、高水平的人,说每一句话都有标准、都有依据,那你就不会随便叫人大师。 我认为,大师,专业造诣要很深,这个标准不能低,他在学科里,要有非常重大的、系统的贡献;二,他要有社会良知,守护社会正义毫不含糊。 你注意我的用词,我不是要求他在道德上是完人,这是不应该的。比如我们的大师鲁迅,他有很高成就,不是也有“第三者”许广平吗?他没有离婚,就与许广平同居。从新道德来看,他很勇敢,追求婚姻自由和幸福;按旧道德来看,是有缺陷的。还有胡适,他接受传统婚姻,但他也出轨啊,和表妹曹成瑛,共同在西湖生活了几个礼拜。胡适的白话诗大部分不怎么样,这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却留下了优美动人的诗句:“山风吹乱了窗纸上的松痕,吹不散我心头的人影。”他们两位在婚姻上都很可怜,都是包办婚姻的受害者,当然有权利追求爱情。鲁迅就说,‘我也要爱’!他们勇敢地突破思想罗网,不能捡起泥巴往他们身上扔。 但是,他们两位在守护思想和正义上毫不含糊。胡适虽然和蒋介石合作,但他反对国民党专制,1929年到1930年代初的人权论争里,胡适说,上帝都可以批评,为什么孙中山不能批评?他直截了当说:按照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的标准,国民党是反动的。他当面对蒋介石讲应该让反对党存在。这就是维护社会正义,维护思想自由,和鲁迅用文章批判国民党摧残文化、屠杀年轻一代一样可贵。 维护正义是大师的根本标准。按照这样的标准,之前被称为大师的余秋雨根本不入流。他就是一个作家,文字漂亮一点,也读了一点书,但以这两个方面衡量,他够格吗? 养生要诀四句话

   记者:您每天坚持快走锻炼身体,78岁的高龄,常人看来是不可想象的。您能否对很多年纪轻轻就被颈椎病、腰椎病、鼠标手、失眠、抑郁症、脂肪肝等各种现代病缠身、心力交瘁的年轻人说些什么?

   袁伟时:一个人,想在人生道路上有一番成就,想不要那么平庸、有所建树,就要有一套养生办法,保护身体,使得你能长期坚持工作。这是一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我的健康,归纳起来是四句话:心态平和;饮食健康;生活规律;适度运动。最重要的是心态平和,用广州人喜欢的话来说是:“天跌下来当被冚(kan盖)。”人不可能不遭遇困难、挫折和压力。如何应对?虚静,坚守良知,学术自信(对不是研究学术的人,则是: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三者相加就是最好的抗压墙和智慧催化剂。

   2009年8月15日 原载西安《华商报》2009年8月22日星期六                             

 
rolex watches, replica watches, rolex, Omega Watches , Cartier Watches, Breitling Watches, Chanel Watches
rolex watches, replica watches, rolex, fake watches